如获至宝啃骨头的卷卷

【005】球不落地,永不放弃(第2页)

 却并未因此而分心分神,从而降低击球的质量。

 “n301?”

 王浩半开玩笑道,“既然是直板横打,为啥没用我的狂飙皓?”

 “我的入门拍就是301,用习惯了,所以没换。”

 陈金笑了笑。

 “胶皮呢?”

 王浩又问。

 “双反,正手40度国狂,反手蝴蝶d09c。”

 陈金调整着呼吸,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更加平稳。

 “正手胶皮的厚度是多少?”

 “好像是2.2。”

 “不要打2.2,改成2.1,这样的话,你的正手兴许还能更薄一些,出球速度更快。”

 王浩建议道,“不过,在控制上,必须做出微调。”

 “是。”

 陈金道,“谢谢王教练。”

 其实,他和吴教练当初也曾讨论过胶皮厚度这个问题。

 王浩之所以建议陈金放弃2.2mm厚度的胶皮,无非是担心陈金无法每一板都打透。

 但实际上,即便是2.2的胶皮,陈金照样能够做到板板发力打透,而且还兼顾了控制。

 只不过,王浩对陈金还不太了解。

 “正手不错。”

 王浩称赞,“试试你的反手横打。”

 说着,身子往右略微一侧,稍动手腕,便将落点引向了陈金的反手半台。

 陈金也立马从正手拉球,转换成反手横打,衔接自然流畅。

 “啪!”

 “啪!”

 “啪!”

 ……

 爆裂的击球声,跟放炮似的,震人耳膜。

 “咦?”

 王浩惊喜交集,好像捡到了什么宝贝一样,“这横打框架,不但动作小巧,而且舒展流畅,发力充分,旋转强烈,力量和速度完美兼顾,丝毫不比正手弱。”

 当年的他,以直板横打技术,纵横世界乒坛,被称为“两面重炮”。

 在此前,直板大多都是单面技术,正手进攻,反手推挡。

 随着改球规则的变动,乒乓球的旋转削弱不少,这也导致直板逐渐无法跟横板相抗衡。

 尤其是反手相持。

 而王浩的直板横打,完全舍弃传统的推挡多打法,引入反手体系,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这也让王浩的反手,在与横板顶级选手较量时,丝毫不落下风。

 只可惜。

 直板横打,需要更多的训练,才能彻底掌握。

 许炘虽然也是直板横打,可他更注重正手,反手相对较弱。

 譬如现役的小将薛非,反手横打的质量,足以媲美王浩当年,可又忽略了直板的正手优势。

 台内控制,正反手衔接,也明显远远不如王浩。

 因此,只能在高手如云的国乒里夹缝生存,很难出头。

 像陈金这样正反手如此均衡的直板横打,别说国乒了,放眼整个世界乒坛,同样是凤毛麟角。

 “咱们国乒的直板终于后继有人了。”

 王浩心下一阵激动。

 作为直板选手,这些年来,他何尝不想培养出一个纵横世界乒坛的直板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