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西域高僧大景东游记(第2页)

 看到这儒僧,林渊也不禁诧异非常。

 从乌庭国来大景京师,之间足足要穿越西域东部、大景西腹地、中北腹地,路途接近两万里。

 千山万水都不为过,更遑论辨别渺茫的方向。

 大景各地的大儒们路过,有地方官府接待,皇宫里还会派出飞行禽兽前去接引指路,到了京师更会优待。

 这西域儒僧显然没有这样的待遇。

 双脚上的步鞋早已走烂,用补丁补的不成一色,身上似儒衫似袈裟的衣服虽破却不脏,身上也并无脏污。

 上台前似乎专门清洗、修补过,保持了最底线的尊严和体面。

 儒僧神态平静,举止有礼,如果不是没有头发,几乎要被认为是大景哪里的饱学之士遭到虐待,礼部都要奋起鸣不平了。

 他什么时候出发的?

 走了多久?

 为了这一次的大经筵?

 不仅林渊吃惊,场上场下的读书士子们也面面相觑。

 以往不是没有过他国儒士前来参会,只是都有其国保驾护航,出行姿态比大景本土的儒士都张扬。

 第一次见到跋山涉水苦行僧一般的同道,吃惊才是难免。

 主持这场大经筵的赵雨岸也坐不住了,走下观礼高台,来到那儒僧身边。

 林渊聚力于耳目,将感知力探到现场,探听两人的交流。

 那儒僧会讲大景官话,十分流利。

 他道自己是乌庭国人,祖辈是大景陇州人士,因为经商前往西域,落脚乌庭国西部城池玉渡城。

 这番话让赵雨岸一旁的官员再度吃惊,玉渡城还在乌庭的西部边疆,岂不相当于还要穿过整个乌庭?

 这种向道之心,真是让人由衷敬佩。

 赵雨岸随即吩咐礼部吏员,一定要为这位名为穆安的先生安排座位,暂歇一会儿,论道之事不急。

 儒僧穆安双手合十躬身,对大景二皇子殿下表示感谢。

 赵雨岸摆手,言说不必客气,大景优待一切有才干之人。

 能历万水千山,只为向道,真挚之心天可鉴之。

 穆安露出笑容,再次弯腰感谢。

 言说,大景不愧乃文圣诞生之地,人人读书向善。

 赵雨岸淡笑一声,不再说什么转身回到高台。

 林渊也敛下泛起淡淡清光的眸子。

 若有所思。

 他动用了一点小神通,没察觉这儒僧说假话,至少没有恶意。

 不止他,跟在皇次子赵雨岸身边的上林学宫大儒们肯定也能看出。

 这便有些意思了。

 这样一个心境圆满的人,在西域绝不会是一个籍籍无名之辈。

 或许可以找他了解一番西域的状况。

 看看如今的西域到底是个什么状况,有哪些国家真的有向道之心,而不是装出来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