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8章
【随着滑轮组、改良马车等革新成果在大明各地推广,朱由检并未满足。一次深夜,他在批阅奏章时,一份来自辽东的军报让他神色凝重——因军情传递迟缓,明军错失最佳战机,痛失战略要地。与此同时,江南水患的奏报也因传递不畅,延误了救灾时机。烛火摇曳下,朱由检握着朱笔的手微微发颤:“若能让声音突破距离的桎梏,这些悲剧本可避免!”】
【次日早朝,朱由检将两份奏章重重拍在龙案上:“诸位爱卿,八百里加急尚需数日,等到消息传来,战机已逝,百姓受难!朕问你们,可有办法让声音传得更远、更快?”满朝大臣面面相觑,鸦雀无声。良久,内阁首辅周延儒出列,躬身道:“陛下,自古皆是靠人力、信鸽传递信息,声音无形无质,实难突破天地之限啊!”】
【退朝后,朱由检不顾侍从劝阻,直奔皇家藏书阁。他在堆积如山的典籍中日夜翻找,终于在《淮南万毕术》中发现“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生”的记载。他猛然起身,碰倒书案上的青瓷茶盏:“既然光线能借物传递,声音为何不可?”】
【三日后,工部工坊内聚集了工部巧匠、太医院精通声学的太医,还有熟悉西洋奇巧之物的传教士利玛窦。朱由检手持竹筒,目光灼灼:“朕要造一个‘千里耳’,让声音穿透山川阻隔!”工匠首领赵铁牛挠着满是老茧的头:“陛下,小人只会打造锄头镰刀,这传声的玩意儿,从未听过啊!”利玛窦抚着胡须思索:“在西方,曾有人用空心管道传递声音,但距离不过十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