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反向激励(第2页)

 “我之前觉得我们这个店,最少要养半年以后,才能逐渐被市场认可接受。”

 “但是这几天的营收情况,包括会员办卡情况很大程度可以证明,用户的认可度极高。”

 “前几天我让店员做了次用户调研,很多人对肯德鸡和我们的感观没有区别。”

 “甚至觉得我们苏伊士东西更实惠,品种更多,口味更好。”

 “做西式快餐最怕品牌知名度的差异,这点在康城苏伊士快餐店反而更有优势。”

 “康城的西式快餐,在老百姓的认知还没有被海外品牌深度洗礼。”

 “如果在沪市,海外品牌光知名度就碾压很多小品牌。”

 “从品类来说,我们店根据老板的建议,增加了很多口味的品种,都是目前市场上快餐品牌没有的品类,而且符合我们华夏人的口味。””

 听到何华说不同口味的品种,苏易内心不由的内心嘚瑟。

 当然适合西式快餐,都是前世海外品牌火热产品。

 经过十多年探索华夏人口味,推出的新品类,而且得到市场验证。

 继续听着何华分析,果然专业的就是不同,分析的角度就是不一样。

 看来得学老祖宗刘邦的思维,自己不行不要紧,找到能行的人就可以。

 两眼继续专注看着何华,继续听着他说。

 “在康城,苏伊士快餐对比海外品牌,知名度稍有弱势,但我们的品类多样化,完美的补缺了这块差异,甚至优势更大。”

 “这几天对顾客的调研,不只是西城区的用户,其他区的顾客特意跑过来吃我们苏伊士的也不少。”

 “市场欢迎度来看,天时地利人和都在我们,这时候趁热开分店完全没有问题。”

 “最大的问题是开几家店?在哪里开?”

 看到何华滔滔不绝的说出自己的想法,让自己对何华的认知又更进了一步。

 不愧是外企熏陶的高管,从实操到理论都有一把刷子。

 不过何华只是考虑现在苏伊士快餐店的优势,适合对外开分店。

 但苏易考虑的其他方面却更多,抬头环顾了一周几个骨干。

 看着他们听完何华的讲话,眼光从开始的懵懂有了一丝激动。

 于是接着何华的话说道:

 “华哥说的没错,我没想到华哥对开分店的事情分析的这么透彻,的确让我有了一些新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