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数字画像(第2页)

 现在互联网的门户、论坛、下载站,这些主流网站收益都来自广告。

 甚至电商,都会有一部分收入来源于广告。

 现在互联网广告的体系,主要的方式在固定广告位上显示一个广告。

 这个广告所有用户都能看到,网站按照广告曝光次数或者点击次数进行收费。

 在以后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则不是,那时候同一个广告位,不同的人看到的广告是不一样的。

 开心网还需要针对用户群体深度的挖掘价值。

 上次和三叔吃饭,三弟高中生也玩开心网,让苏易冒出一个想法。

 之前默认网站主要群体是白领,所以肯定是投放最适合白领广告,例如收费较贵的房产、汽车广告。

 但是开心网主流虽然是白领,细分的话,白领也会分层次,不同类型的白领的关注广告的内容也会不一样。

 除了白领可能还有很多种不同的人群,例如高中生、中年人等等。

 这些人群还有收入差异,习惯差异,家庭差异,可能就造成房产汽车广告曝光在他们面前等于无效,浪费流量。

 想到这里,苏易整理了一下思路,看着邓总笑着说:道

 “邓总,关于广告的事情。”

 “现在我们所有的广告模式,都是固定广告位曝光。”

 “例如一个首页广告位是汽车广告,所有人看到都是这个汽车广告,明显就不合理。”

 “例如我是个20岁的大学生,房地产广告对我就没有诱惑力。”

 “例如我是一位女性,suv汽车类型可能我关注的就比较少。”

 “按照这个逻辑分析,我们不管投放什么类型广告,对不符合的人群来说,都是一种流量的浪费。”

 “所以我想到了一个模式。”

 “我们要对网站的用户有详细的了解,不只是是个人信息,还要分析用户使用网站的习惯和痕迹。”

 “例如:用户在网站使用的过程中,他们喜欢点击什么页面,喜欢分享什么东西?”

 “他的好友群体是什么层次?爱好是什么?他上网的时间节点?他所在的城市等等,这些关键的数据统一都收集起来。”

 “然后根据这些数据,我们分析出用户的各种不同的属性标签,形成个人的数字画像。”

 “例如,某白领用户,女性, 30岁,已婚,北京上班,单位显示互联网类的公司,从未分享过汽车的生活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