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应用起源(第3页)

 “所以我们博客也要做手机版的,属于pC版本的微缩版本。”

 “第一时间占据用户的心理和使用习惯。”

 范西海听完后,越想越觉得苏总说的有道理。

 未来手机网络速度加快,手机上网看新闻聊天绝对是主要的场景。

 而且会比pC多太多了。

 手机可以随身携带,便利性极强。

 不过pC业务挪到手机上,用户还是这些人。

 如果一个人是新琅的用户,用手机依旧会选择新琅手机版,不会说你博客先有手机版,一直用你的。

 把这个疑问说出来后,苏易笑了笑。

 这个思考和很多互联网人是一样的。

 都觉得pC用户会自动转到手机用户的。

 这个逻辑是对,但也不对。

 想到这里接着范西海的话继续说道:“范总,pC的习惯和手机的习惯完全不一样,你也用了,应该能感知得到。”

 看着范西海点头,继续笑着说道:“手机的应用习惯谁先养成,用户就是谁的。”

 “而且手机很多用户并不是pC用户。”

 “坐在电脑面前或者经常在电脑面前,大多是年轻人或从事互联网工作的。”

 “但很多不从事这类工作的人,如果换了大屏幕手机,下载应用使用,对我们来说就是新用户。”

 “而且这种用户还不会少,会有很多很多,会是现在的互联网用户是两三倍。”

 移动互联网起来,就是因为手机上网对硬件条件很低,随时都可以上网,不需要电脑,所以普及性很强。

 范西海听完以后,陷入了沉思。

 他是pC互联网时代的第一批人,太了解pC互联网是怎么发展起来的。

 那些占据先机的门户网站。

 那些占据先机的导航网站。

 这些网站不是他们做的多好,而且他们做的最早。

 把第一批使用互联网的人都吸引住了,慢慢都习惯了使用。

 如果移动互联网时代,再来这么一次先来后到的规则。

 博客华夏的手机版本,就可能是起死回生的唯一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