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巨子腊肉角豆煲仔饭

第94章 轧钢厂调研、父母进城(求订阅)

 厂里分房的事很快就解决了,高副厂长办事还是有效率的。

 用几间散房置换一间大房屋,可能很会很难,现在的大房屋太少了。

 但是用小房屋置换小房屋,很容易便办下来,和街道办打声招呼,几乎一上午就搞定。

 街道办有时候很仰仗第二机械厂这种部委直属大厂,他们和个小家园一样,上到生产、下到职工孩子上学,厂里都给担保了。

 房管科的人将房子置换到南锣鼓巷的86号大院后,便来找周丰年办手续了。

 一个厢房,但这个厢房很大,被上上任住户扩建了一次,多了十几平。

 五十二平,完全住一家三口,甚至可以隔出两个小间。

 周丰年现在还没过户罗工的房子,理论上完全可以分配这间房子,甚至以他八级工程师的地位,分配这个房子还有些委屈。

 工程师很少住大杂院的,要不是楼房,要不是独户。

 房管科的人帮周丰年办好手续后,还塞给他一个信封,并悄悄告诉他是高副厂长叮嘱给的。

 周丰年没有拒绝,收下来后到一个无人的地方看了一下,发现里面有一些家具票。

 “呵呵,这种领导还真贴心...”

 周丰年看了一遍后便小心收好,后勤不说全解决了,但也是碰上一件事解决一件事,解决不了的也给想办法补贴。

 高副厂长给的这些家具票不少,他到时候给二哥周家安两张,剩下的他自己用。

 以周家安的节俭性子,估计新家里就放那么两三个家具,一张床加上桌椅和柜子,其他的周家安也省不得买。

 ........

 机床车间的规模越来越大了,自去年的紧急任务结束后,外厂的来支援的高级工还被留下了四个。

 而且今年开工后,厂里又给补充了十来个人,人手更加充足。

 罗成这位科长也是经常在机床车间内盯着,俨然一副车间主任的样子。

 虽然没有任职,但也差不多是这个意思;机床车间受技术科的管制,除此之外没有任何领导。

 现在每生产出一台数控机床,需要三个地方的协同合力。

 研究所那边帮忙生产晶体管和集成电路板,然后送到大学帮忙完善成控制系统,最后送到机械厂的机床车间组装。

 其实研究所那边也能帮忙完善控制系统,第一个控制系统就是他们帮忙的,

 但他们那边也有任务了,而且持续帮机械厂制造机床,要分担出更多的人手。

 这差不多将研究所当成机械厂的下属机构了,所以那边的一些领导严重反对。

 要不是王所等熟人帮忙争取,恐怕制造晶体管和集成电路板这事都要停下了,最后周丰年只能协调找到大学。

 清华等几个大学倒是答应的很痛快,他们的学生毕业后也要为祖国建设,毕业前就当提前适应工作了。

 外面的帮手负责电子控制系统,机床车间就负责机器制造部分了。

 最近周丰年也经常来机床车间露面,大概隔一天就要来一次,检查进度或者指点什么的都行。

 这是罗成要求的,他还有几个月就要走了,到时候技术科肯定要周丰年扛起来,也算是提前熟悉领导流程了。

 接下来这段时间,周丰年便全身心投入到生产任务和研发制造中。

 大部分时间在办公室研究作图,小部分时间来车间盯着生产数控机床。

 能加工半成品零件的数控机床,全国有许多家工厂都需要,计划任务卡的很紧。

 几乎每个月生产的几台机床,撑不到下个月就要由部队运输队送走。

 东北、西北和东南西南,国内许多工厂都按照需求,分配数控机床。

 只是现在肯定优先东北西北,南边的工厂还在排队呢。

 周丰年还抽空向冯教授打听了一下蘑菇种子的事,托他的关系联系上一位农业大学的教授。

 搞到了一部分蘑菇孢子,而且还是他们学校培育过的。

 这东西在外面可能很难买,但农业大学中很多,周丰年也没花钱,对方的唯一条件就是种出来后送给他们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