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巨子腊肉角豆煲仔饭

第243章 巨大的外销订单(求订阅)(第3页)

 二女儿叫周琳琳,和周显阳这个大儿子差了整整十二岁。

 周燕等产假一过,便去上工了,将女儿交给龚琳她还挺放心的。

 周父今天来是想和他说说化肥厂的事,这也算是他们洪家村第一个完全是自己的工厂,整个洪家村的人,将化肥厂看的比蘑菇辣酱厂还重要。

 四五月份就建好了,之后生产出来的化肥也卖渐渐卖到整个昌平地区。

 五个月生产了两千七百吨化肥,一吨化肥定价200块钱,一袋百斤的化肥在十块钱左右。

 这产量不算多,但对于一家刚刚发展的乡村工厂已经不算少了,算下来一年能卖六千吨化肥,能卖个一百多万。

 而且周福贵和洪长善都和村民们说好了,三年不分红,赚的钱全部用来购买工厂设备,三年后再分一半的利润当红利。

 洪家村全体村民都没什么意见,多次事实证明,村支书和生产队从来没带他们走过错路,而且这也是周丰年的建议。

 何况温室大棚和蘑菇辣酱厂的分红,已经足够让所有村民年年富裕了。

 现在洪家村都拉上电话了,而十年前的洪家村,过年吃块肥肉都难。

 按照现在这个发展速度,三年后,洪家村化肥厂能增加五条生产设备,产量翻个四五倍。

 到时候一年的盈利丝毫不比一些轻工小厂低,一年几百万轻而易举。

 四九城的化肥厂可不多,而且现在国内的化肥技术刚从小日子引进没多久,周丰年给的技术丝毫不差。

 没竞争、技术好、而且价钱不贵,每个公社在见识到化肥的效果后,都会买不少,就为了来年有个好收获。

 三水公社的伍有海羡慕极了,他现在都有点后悔,上次没出面让周福贵去应对其他公社的人,现在弄得周福贵也回洪家村了。

 好好的一个关系,让他自己给弄断了。

 虽然三水公社还有蘑菇辣酱厂,但没有周丰年的关系,伍有海总感觉心里不踏实。

 要是关系没断,说不定这个化肥厂就能落在三水公社,到时候以公社的实力,能将化肥厂发展的更快。

 .......

 临近中午的时候,周福贵便骑着自行车赶来了,他还驮着周母,还带着几十斤大棚蔬菜,可把这位五十多岁的老汉累得够呛。

 周丰年见状后,连忙上前接过蔬菜批评道:“爹,该坐车的时候就坐车呗,你还以为自己是小年轻啊。”

 周福贵喘着气说道:“我说不让你妈来,她非要跟着,不然我带几十斤的茄子不是轻而易举...”

 周母不乐意起来:“我进城看孙子,碍你什么事了!”

 “还不是你非要...”

 “算了算了,你们先歇会吧,累成这样还吵架。”

 周丰年刚想说点什么,便看到周显阳走了进来,对他说道:“爸,你书房电话响了。”

 周丰年点头道:“我知道了,你去给爷爷奶奶泡茶去。”

 “哦,爷爷奶奶等我一下。”

 周显阳闻言后便跑出去了,周丰年叮嘱两句别吵架后,也来到书房。

 接起电话问道:“我是周丰年。”

 “厂长,我是肖华啊,广交会今天刚结束,你猜猜咱们厂拿了多少订单?”

 周丰年顿时说道:“肖副厂长,你得语气高兴的跟升官一样,订单肯定不少;别兜圈子了,快说吧。”

 另一边的肖副厂长笑呵呵的说道:“没办法啊,广交会开始没多久,他们都被吸引过来了,一连围了五天...

 结果这些人都下订单了,最少得也要了五十台,最多的一下子要了两千台,还包括打印机,他们太精明了,不过需要咱们改一下语言,厂长,这能办到吗?”

 周丰年想了一下说道:“不难,让他们回去后自己改,我们可以卖这项业务!”

 “...还得是你啊厂长。”

 肖华随后也不再绕圈子,直接告诉了周丰年这次广交会的收获。

 四十三个国家代表,一共要了一万九千五百七十台,还有配套的光缆和打印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