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巨子腊肉角豆煲仔饭

第312章 巨富村、机器人问世(求订阅)

 时间一晃,很快便临近年底。

 在高速发展的时候,每个工厂都在飞快发展,这时候不发展就要被抛弃。

 现在跟不上队,两三年后就要面临破产,然后抛售变成人民企业。

 不过周丰年主持关注的几个行业,无时无刻不在这个时代的前沿。

 哪怕他管的很少的华夏机床厂,到现在为止依旧是亚洲第一重工,年产值保持在两亿美元左右。

 虽然追赶不上神州计算机厂,但也算国内第二,远远的把第三名甩开。

 这两个厂将其他厂甩开的根本看不到追上的可能;技术的积累但凡落后一代,就会慢慢的落后两代甚至三代的差距。

 个体户也慢慢多了起来,第一口吃螃蟹的独不了多少,四九城年初那会个体户顶多,近百,现在至少有两三千。

 不过周家几兄弟的生意,依旧是日进斗金。

 周卫田的两家饭店,十一月的收益都快有两万了,两口子算完账后高兴的喝了两杯。

 周家安的制衣厂的净收益都超过四万,一整年下来他赚了四十多万。

 他都想搬到四九城郊区,直接建一个制衣厂;现在周家安这个赛道是独道,没人和他抢生意。

 国营制衣工厂虽然人多机器多,但他们不会生产这种涉嫌资本主义倾向的衣服,万一出了事厂长兜不起。

 其他个体户没有买机器的实力,而且也雇不了那么多人。

 周家安是背后有人护着,直接买了机器,然后什么流行生产什么;他还不自己买,全部卖给二道贩子,让他们去处理。

 省心又省力,还没人跟他们抢这个赛道。

 周家安还打算等政策稍微开放后立刻扩张,到时候他们厂生产的衣服,能卖遍华北和东北。

 不过今年赚钱最多的还得是周老汉,前两年洪家村的化肥厂打算扩大生产,于是向村民集资买机器和生产线。

 周福贵当时投了几十万,直接将分红占比从7%提升到10%。

 而洪家村的化肥厂今年几乎卖向整个燕河省,仅仅是跟着沾货运光的宋卫南,今年都从化肥厂赚了两万多。

 化肥品质好,生产技术几乎是世界一流,而且周福贵还特别听周丰年的话,赚两年的钱全部用来扩大生产,第三年再分红。

 像这样一个村集体的工厂,几乎卖遍一个省的化肥厂,全国也没有第二个。

 很多种原因,才让化肥厂今年赚了九百七十多万。

 全部拿出来分红给洪家村每一户村民,单单周福贵一个人分了九十七万。

 洪家村分红最少的一户,都分到了九万,一个村集体工厂,让整个村都变成‘十万富豪’!

 在分红的第二天,洪家村便大肆的杀猪杀牛,举办全村宴席;洪长善还希望周丰年能回来一趟,让他在全村宴上给大家讲话。

 要是没有周丰年,就没有他们洪家村今天这个富裕的局面。

 不过周福贵给周丰年打电话那会,他正忙着带学生制造机器人呢,所以直接拒绝了,不过周丰年答应年底过年会回去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