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3章 粮食问题
三十二块方砖拼成的安阳府地图上,密密麻麻插着红黄两色小旗,细麻绳在代表商道的凹槽里交错缠绕。
“大人,您要的市舶司记录。”武明堂小心翼翼地将账册放在那张缺了一角的黄花梨案几上,仿佛那是一件珍贵的宝物。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那些用炭笔标注的奇怪符号,这些符号横平竖直,构成了一个个整齐的格子,让人看起来一目了然。
叶明的食指正沾着墨汁,在账册上移动着。当他的目光落在“陈氏粮行”的条目上时,突然停了下来。
“老武,你看看这里。”叶明指着账册上的一行字,语气有些凝重,“上月从江南运来的六千石粳米,到安阳时怎么只剩下四千七百石了?”
武明堂闻言,连忙从袖中抽出一卷泛黄的文书,展开后递给叶明,说道:“大人,属下已经查过漕运衙门的记录,上月江淮一带滴雨未下,根本没有暴雨翻船的情况。”
叶明接过文书,快速浏览了一遍,眉头紧紧皱起。窗外的蝉鸣似乎也感受到了屋内紧张的气氛,突然变得异常刺耳。
叶明猛地抓起案头的鎏金算盘,黑檀木珠子在他的拨弄下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仿佛在诉说着什么秘密。
“每石运费四百文,六千石就是两千四百两白银。”
叶明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愤怒,“沉掉的一千三百石,陈家人不仅没有得到赔偿,反而倒贴了五百多两运费,他们这么做,难道就是为了少卖些粮食?”
他冷笑一声,算盘珠子弹回原位时震得茶盏叮当作响。
武明堂感觉后颈发凉。三年前他第一次见这位年轻侯爷时,对方还在用树枝教流民做乘法口诀。如今叶明拨算盘的模样,活像庙里握着生死簿的判官。
“大人,这里面定有蹊跷。”武明堂压低声音说道。
叶明放下算盘,眼神锐利如鹰,“走,我们去会会这陈氏粮行的当家。”
两人快马加鞭赶到陈氏粮行,那当家陈老爷见是叶明,吓得脸色苍白,双腿一软差点跪下。“叶……叶大人,不知您大驾光临,有何贵干?”
陈老爷声音颤抖。叶明冷笑一声,“陈老爷,上月那六千石粳米的事儿,你给本侯好好说说。”
陈老爷额头冷汗直下,眼神闪烁,支支吾吾说不出话。叶明猛地一拍桌子,“陈老爷,若你如实招来,本侯还可从轻发落,若再隐瞒,休怪本侯不客气!”陈老爷身体一颤,终于瘫坐在地,哭丧着脸道出了实情。
原来,是他与漕运衙门的人勾结,故意谎报沉船,私吞了那一千三百石粳米。
叶明听后,怒目圆睁,“来人,将这奸商押入大牢,等候发落!”
叶明深知此事绝非陈家一家所能为之,于是他果断地抓起朱笔,在陈氏粮行的账册上重重地画了一个圈。
“即刻派遣户曹的人换上便装,分成三班,严密监视四大粮行的仓库。”叶明的声音低沉而有力,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接着,他略作思索,继续下令道:“再去城南的粥棚调集二十个手脚敏捷的乞儿,让他们专门负责记录每天进出粮仓的马车数量。”
随着夜幕的降临,暮色如轻纱般渐渐染红了飞檐。叶明带着两名亲随,步履匆匆地拐进了西市。
西市的青石板路在三十七家酒楼高挂的灯笼映照下,显得格外明亮。波斯商人操着生硬的官话,高声叫卖着精美的琉璃盏,引得路人纷纷驻足观看。
绸缎庄门口,小厮正忙碌地将新到的蜀锦挂上“安阳织造”的烫金牌子。这是叶明半年前推行的商号认证制度,凡是盖有知府大印的货物,都可以免除三成的市税。
“侯爷,是否需要到前方的茶楼稍作歇息呢?”一名亲随小心翼翼地压低声音提醒道。
他的目光落在叶明身后三十步远的地方,那里有三个头戴斗笠的汉子,已经不紧不慢地跟了整整三条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