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0章 商量政策(第2页)
叶明皱起眉头,随手捏起一颗鹅卵石,在“安溪”二字上轻轻划出一道裂痕。他的声音低沉而带着些许不满:“去年拨下去的那二百两修葺费,陈家竟然转手就拿去盖了祠堂!”
说罢,他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猛地扯过一张宣纸,然后拿起炭笔,迅速地在上面勾勒出一个奇怪的图形。仔细一看,这个图形竟然是现代学校的楼层结构图,甚至连逃生通道都标得清清楚楚。
武明堂凑上前,满脸疑惑:“大人,这是何物?”叶明放下炭笔,眼中闪烁着光芒:“这是新式学堂的设计图,有了它,孩子们能更好地学习。”武明堂眼睛一亮,兴奋道:“大人真是高见,如此一来,安阳学子定能有更好的学习环境。”
叶明站起身,拍了拍武明堂的肩膀:“如今识字率低的村落太多,我们得加快推行新学。”
正说着,一名衙役匆匆跑进来,气喘吁吁道:“大人,世家派人来说,他们愿意配合新学推行,但希望能保留部分旧学的授课时间。”
叶明嘴角上扬,露出自信的笑容:“告诉他们,本官能同意他们保留诗书课程已属不易,若想再提条件,就休怪本官不客气。”
衙役领命而去。叶明又看向舆图,握紧拳头,心中暗自发誓,定要让新学在安阳大地生根发芽,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学有所成。
三日后,安阳河畔的龙王庙焕然一新,原本庄严肃穆的庙宇如今已被改造成了一座蒙学馆。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满地的香灰上,仿佛给这片土地铺上了一层金色的地毯。
叶明站在供桌前,脚下踩着满地的香灰,他正指挥着工匠们在供桌上安装一块活动黑板。这块黑板是他特意定制的,既可以书写文字,又可以移动,方便教学使用。
正当叶明专注于安装黑板时,武明堂带人扛着一件重物走了进来。那是一件来自西洋传教士的礼物——日晷。顾慎小心翼翼地将日晷放在地上,然后抬头看向叶明,却发现他正往神龛里塞着什么东西。
“大人,您这是在干什么?”武明堂好奇地问道。
叶明头也不回地回答道:“要改就改彻底,让龙王爷也学学算术。”说着,他把一个算盘塞进了神龛里。
就在这时,一群老秀才们闻讯赶来。他们听说龙王庙被改成了蒙学馆,都想来看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当他们走进蒙学馆时,正好看见叶明站在梁上,正准备挂上一幅《新学规》。
叶明将红绸掀开,露出了《新学规》上的二十八个描金大字:“不论士农工商,凡安阳子民,六至十二岁皆需蒙学”。这二十八个字如同闪电一般,刺痛了老儒生们的眼睛。
“有教无类?荒唐!”一位白须老者愤怒地喊道,他手中的拐杖被他敲得咚咚作响,“女子入学已是悖逆天道,现在连贩夫走卒之子都能与士族同席?”
面对老秀才们的质问,叶明并没有说话,他只是默默地抬手扯下了神像前的黄幡。那面黄幡已经褪色,上面原本写着“风调雨顺”四个大字。
然而,当黄幡被扯下来时,众人却惊讶地发现,黄幡的背面竟然用炭笔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历年童试舞弊的名单。
原来,这是庙祝为了讨好世家而暗中记录下来的。
老秀才们看到这一幕,脸色瞬间变得煞白,原本的愤怒也化作了惊恐。他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叶明冷笑一声,将黄幡高高举起,大声说道:“这就是你们所谓的正道?为了私利,竟如此舞弊!如今我推行新学,就是要打破这腐朽的旧制!”
那些老秀才们被说得哑口无言,有的低下了头,有的则悄悄往后退。
这时,人群中走出一位稍年轻些的秀才,他深施一礼道:“大人,我们之前确实被旧观念蒙蔽了双眼,如今看到这些,方知大人用心良苦。我等愿意支持新学。”其他秀才听了,也纷纷点头称是。
叶明露出欣慰的笑容,说道:“好!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安阳的新学定能兴盛。”随后,他又开始忙碌起来,继续为蒙学馆的开办做着准备,而那些老秀才们,也加入到了帮忙的队伍中,龙王庙内,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大人,那我们什么时候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