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章 政务报告(第2页)
";恭迎府尊!";
两列衙役齐声唱喏,新换的皂靴踏地声格外整齐。叶明注意到他们腰间都配了铜牌——正面刻着";安阳府";三个楷字,背面是各自的编号。这是年前他亲自设计的差役标识。
户房典吏周德安捧着卯簿的手有点抖。那册子比年前厚了一倍,夹着各色纸条。
“禀府尊,正月十一至十七,共收商税二百八十三两七钱。”他有些紧张地咽了口唾沫,声音略微发颤,“比去年……翻了四番。”
叶明面无表情地坐在桌案后,他的指尖在光滑的桌面上轻轻叩击着,发出有节奏的声响。听到这个数字后,他的敲击声稍稍停顿了一下,然后继续不紧不慢地问道:“琉璃街的摊位税呢?”
周德安急忙解释道:“全免了。按照您之前的吩咐,小本经营的商贩在正月里都免收税款。不过……”
他一边说着,一边快速地翻动着手中的册子,翻到后面几页后,他的语速明显加快,“灯会期间我们抓到了七个逃税的,都是些贩卖劣质爆竹的小商贩。”
话音未落,工房主事刘石头紧跟着走上前来。这个身材粗壮的汉子今天难得地穿了一件新的棉袍,但袖口处却还沾着一些炭灰,显然是刚刚从工坊里赶来。
“灯架都已经全部拆除完毕了,”刘石头粗声粗气地说道,“铜料也都熔出来了,总共是三百二十斤。”
说着,他从怀中掏出一块铜锭,小心翼翼地放在了叶明面前的案几上,“按照侯爷您教给我们的方法,在铜里掺入了一些锡,这样做出来的齿轮会更加耐磨。”
叶明拿起那块铜锭,在手中掂了掂,感受着它的重量。突然,他注意到铜锭的底部似乎刻着一些细小的字,他定睛一看,发现那是一个“周”字。
";周家瓷行捐的那批铜灯架。";刘石头咧嘴一笑,";下官亲手熔的,绝无差错。";这时刑名师爷郑文焕抱来的案卷堆满了整张条案。最上面那本蓝皮册子用红绳扎着,绳结处还别着根孔雀翎——是元宵夜从灯面上掉落的。
";大人,元宵节期间的案件共二十三桩,大半是酒后斗殴。";郑文焕解开绳结,";不过...";他抽出其中三份,";这几个案子蹊跷。";
叶明展开第一份。那是正月十六的报案记录,写着";德隆当铺失窃";,失物栏却空着。
";掌柜咬定没丢东西,可现场分明有撬痕。";郑文焕低声道,";更怪的是,第二日周家派人送了块';拾金不昧';的匾额。";
第二份是元宵夜的滋事记录。几个醉汉在绸缎庄前闹事,被拘后身上搜出扬州盐引的残片。
";他们坚称是捡的。";郑文焕指着证物图,";可残片边缘有撕扯痕迹...";
第三份最薄,只有半页纸。记录正月十五子时,更夫看见有人影翻越周家后院墙头。
";那更夫今早辞工回老家了。";郑文焕叹气,";说是老母病重。";
叶明将三份案卷并排铺开。阳光透过窗棂,在纸面上投下整齐的光栅,那些看似无关的线索突然有了交集——都指向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