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7章 开始全府推广(第3页)
叶明亲自为每个“农技郎”系上了一条鲜艳的红腰带,然后语重心长地叮嘱道:“到了村里,先找块示范田做给大伙儿看,一定要让大家都学会这些新技术。”
最热闹的要数沤肥场的教学。叶明命人挖了二十个方坑,每个坑边都站着个光膀子的壮汉,拿着特制的木叉翻肥。
";一层粪尿,一层豆饼,最上头盖土!";叶明挽起袖子亲自示范,";看见白烟就是成了!";
他掀开旁边已经发酵好的肥堆,热气顿时腾起老高。围观的农人们纷纷伸手去摸,惊讶地发现这肥料竟然不臭,反而有股淡淡的酒香。
西廊下,钱谷师爷正在登记粮种发放。他面前摆着三个大木箱:一个装占城稻种,一个装暹罗糯种,每个来领种的农户都要在名册上按手印,还要听小吏讲解浸种的法子。
";这药汤要泡足六个时辰!";小吏指着刻有时辰的铜壶,";水太烫会把种子烫坏,太凉又不起效。";说着把一包种子浸入温水,沉底的饱满种子立刻和浮起的瘪粒分得清清楚楚。
傍晚时分,叶明突然让人在衙门前支起口大锅。锅里煮着奇怪的汤药,散发着辛辣的气味。
";这是防虫的药水!";叶明用长柄勺搅动着浓汤,";等苗子长到三寸高,就喷这个。";
他舀起一勺倒在准备好的秧苗上,旁边的老农们瞪大眼睛——那秧苗上的蚜虫立刻纷纷掉落。
天色渐暗,衙门前的灯笼一盏盏亮起。叶明命人挂起一幅巨大的《春耕时序图》,用炭笔在上面标出明日的活计。
几个识字的少年轮流诵读图上的说明,连围观的孩童都能背出";深耕八寸,密植三丛";的口诀。
回到签押房,叶明在推广册上记下今日成果:";发放曲辕犁三百二十架,耧车八十五台,粮种两千四百斤...";
突然发现册子底下压着张纸条,上面是武明堂的字迹:";农技推广,宜分老幼。老者重实效,幼者重趣味。";
他笑着研墨,在今日记录旁补了句:";王老倔已学会教人辨土质,其孙能背诵浸种歌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