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最强边关挡着我发光了

第640章 分毫必较

安阳河大桥竣工后的庆功宴上,叶明注意到一个瘦小的年轻人一直站在角落,欲言又止。他记得这是工匠队里负责测量的学徒小李。

"有事?"叶明端着酒杯走过去。

小李慌得差点打翻手中的茶碗:"侯、侯爷,小的只是...在想桥西那段引桥..."

"引桥怎么了?"叶明来了兴趣。

"按传统测法,引桥该有三十步长。"小李鼓起勇气,"可侯爷教的三角测法算出要三十二步。最后按侯爷的法子建的引桥,果然与主桥完美衔接。小的想不通..."

叶明笑了。他放下酒杯,从案几上抓起一把花生米排成直线:"传统测平地用水平法,但引桥有坡度。就像这——"他倾斜桌面,花生米纷纷滚落,"斜坡上量长度,必须考虑角度修正。"

小李眼睛瞪得溜圆。叶明拍拍他肩膀:"明天跟我去新工地,教你些新东西。"

次日清晨,叶明带着小李来到城北一片开阔地。这里将修建一条连接官道的新路,直通正在扩建的码头。

"侯爷,按惯例先用准绳和尺丈量..."随行的老测量匠开始布置人手。

"等等。"叶明抬手制止,"今天我们用新工具。"

他命人抬来几个木箱。打开第一个,里面是一台奇怪的工具:三尺长的木制轨道上装着一个可滑动的铜管,管中有水泡,两端有精细刻度。

"这叫水准仪。"叶明小心地将它架在三脚架上,"比你们用碗水测平精准十倍。"

老测量匠将信将疑地看着这个怪模怪样的器具。叶明调整好仪器,让小李通过铜管观察远处的标尺。

"天爷!"小李突然大叫,"能看清三十丈外的尺子刻度!这、这铜管里莫非装了仙法?"

叶明笑而不答。这简陋的水准仪不过是在铜管两端加了凸透镜片,但对古人而言已是神物。他耐心教导如何读取刻度、计算高差,工匠们学得如痴如醉。

第二个木箱里是更古怪的装置:一辆小推车上竖着转盘和标杆,配有铜环和细绳。

"测距车。"叶明推着车走了百步,"现在不用一步步量,用这个转盘角度就能算出距离。"

老测量匠终于忍不住了:"侯爷,祖宗传下的准绳用了百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