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古烁今梅菜不蒸

第118章 不争为争的李治(第2页)

 李放见赵祯没多说什么,有些狐疑

的坐了下去。

 “不管你是怎么想的,这有新旧唐书两本史料,记载的都是唐朝历史,你不方便拿回去,那就在我这看,我随时欢迎你过来。”

 李治看了眼那厚重的大部头书,并没有去翻看。

 从凳子上下来,站在地上。

 李治朝着三个人依次行礼:“今日三位厚赐,治铭记于心,他日若有吩咐,尽可直言。”

 见他行礼,赵祯和徐妙锦不敢怠慢,也起身还礼。

 毕竟是大名鼎鼎的唐高宗,现在虽然是个小孩儿,可两人却不能不严肃对待。

 他们这么客气,一时间弄得李放有些懵了。

 看他们互相行着不同的古礼,李放也不知道该作何反应。

 “你们怎么忽然客气了起来。”

 无奈,他只能尴尬的笑了笑。

 赵祯一本正经的回道:“就算这位目前不是太子,那也是一朝王爵,朕追慕盛唐之强,自当以礼相待。”

 “陛下客气了。”李治朝着他点了点头。

 随后,李治看向李放:“先生,此番治离宫太久,不宜久留了,至于史书待我明日再来看。不论如何,我大唐随时恭迎先生到来。”

 说罢,他又向另外两人告辞,而后消失在了原地。

 等李治离开了,李放也终于能问出自己心中的疑惑。

 “你刚刚提醒我不让我说话是为什么?这剧透还起了反效果了?这小子不打算争了,难不成皇位还真给李承乾或者李泰坐?那他恐怕就危险了。”

 李放担心李治的安全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万一日后另外两人上位,真把李治给弄死了。

 那这金手指会发生什么变化?

 李放想象不出来。

 或许可能没什么变化,他依旧可以在两界之间穿梭,但也有可能从此他就与唐朝无缘了。

 这也是当李放听到李治不打算争时,有些着急的原因。

 他问出来之后,赵祯笑了笑:“谁说那小子不打算争了?”

 “嗯?”李放回想了下,“他说长幼有序,难道不是那个意思?”

 徐妙锦提示道:“你别忘了,他是古人,你刚刚说的那么直白,你让他怎么接?”

 “你直接问他想不想当皇帝,就算他想,也不敢说出来啊。”赵祯在一旁附和道。

 在二人的解释下,李放恍然大悟。

 毕竟古今不同,在李放口中,当皇帝不过就是一句话的事,跟其他的普通职业也差不多。

 可在古人眼中,皇帝是有神圣性的。

 谋朝篡位还要打着禅位的幌子,然后再来个三辞三让、百官劝进当遮羞布。

 李放那明晃晃的反贼之语,李治知道他是现代人,虽不会奇怪,但肯定也不可能附和他的。

 “那小子最后一句所言,‘若无意外’,已经明说了自己的心思。”赵祯有些感慨,“小小少年,就有这份心机,实在是不简单。”

 想象一下,自己像李治这个年纪的时候在干嘛,赵祯不禁对李世民更加佩服了。

 李放这会儿也品出来味了。

 什么叫若无意外?

 如果没意外的话,按照时间来说,明年李承乾就要造反事泄,然后李泰口出狂言,说要杀子传弟。

 结果二人双双出局,太子之位就这么落在了年幼的李治头上。

 这不就是没有意外的最后结果吗?

 李治这小子聪明的很,野心被李放他们勾起来了,他迅速就判断出了局势。

 自己的优势就是时间,只要他什么都不做,那太子自然就是他的。

 这才叫顺其自然。

 不觊觎太子之位,才是最大的觊觎。

 李放不禁摇了摇头:“你们这些人啊,真是八百个心眼子,小孩儿都这么机智,怪不得能名留青史。”

 “若无这份心智,将来他又如何能铲除权臣,大权独揽呢?”

 赵祯所说的,自然就是李治拿下长孙无忌那件事。

 除去了长孙无忌,李治才真正做到口含天宪,乾纲独断。

 而不是那个还要给臣子送礼的憋屈皇帝。

 最关键的是,李治给长孙无忌送了礼,结果他亲舅舅收了礼却不办事,活生生让李治成了个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