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汉厄三七
一个个城市的名字在平板上逐个出现,邺县、许县、襄阳等地一个都没落下,逐渐铺满了整个屏幕。
李放的手速已经很快了,但王允的口中还在不停地说出一个又一个名字。
“金城、南郑......”
已经当了许久的司徒,大汉一十三州的各地情况,倒是被王允背的滚瓜烂熟。
这些自幼便潜心研究经典的文人,记忆力远超常人,背诵这些地名对他们来说不过是信手拈来。
只是,王允看似闲庭信步,李放却有些狼狈。
他的手指还在屏幕上飞舞,额头上却已经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屏幕上的地名越来越多,几乎快要填满整个页面。
“好了,好了!”他连忙开口制止王允。
王允闻言,这才停下了口中的念叨。
目光落在李放面前的平板上,屏幕上密密麻麻的地名让他微微一愣,随即露出一抹尴尬的笑容。
等到王允住口,李放苦笑着看向屏幕,无奈的摇头。
说是让他克制一点,但王允还是贪心的尽可能的往多了去报。
他是真的想要让这场人造祥瑞给大汉续上一口气啊。
“也难怪。”李放心中暗想,“若是董卓的死讯传遍天下,紧接着各地便纷纷出现祥瑞,哪怕那些野心勃勃的诸侯再狂妄,恐怕也得掂量掂量吧。”
然而,看着屏幕上那几乎挤不下的地名,李放还是忍不住感到头疼。
将平板推给王允,李放开口说道:“叔父啊,您看看,这已经有多少了?连交州那边您都选了好几个城市,属实是没有必要。”
王允低头看了看屏幕,眉头微微皱起,显然还是觉得不够。
然而,李放那副疲惫的样子让他也不好再强求。
最后,勉强之下,王允艰难的开口道:“那就这样吧,不知贤侄可否弄来如此多的烟花。”
收回平板,李放摇了摇头:“可以是可以,但还得优化一下。”
说着,他毫不客气地将一些城市从记录中删去,手指在屏幕上快速滑动,每删掉一个地名,王允的心就跟着抽动一下。
然而,主动权在李放手中,王允也只能无奈地看着。
经过李放的一顿删减,最终剩下了近百座城市,几乎都是后世史书中耳熟能详的地名。
“就这样吧。”李放如释重负的出了口气。
王允则心疼的看着平板屏幕:“就这么点啊?不能再添上些了?”
李放撇了撇嘴,毫不客气地回道:“我已经很手下留情了,就这些,还不知道要多麻烦呢。”
见李放态度坚决,王允也知道事已至此,再强求也无济于事。
当即站起身来,王允朝着李放躬身一礼:“是老夫多事,带累贤侄了。”
李放有些头大,但还是不得不站起身来躲开。
他摆手说道:“既然此事是我提出来的,自然就该由我负责,叔父不必多言了。”
王允颇为感慨:“若非天幸遇到贤侄,老夫实在不敢想,我大汉会落入何等境地。”
他的目光不经意间从曹髦身上掠过,最终落在了任红昌身上。
心中暗自思忖:“怕不是我大汉先祖庇佑,才使此女穿越现代,遇到李放。若是换做旁人,恐怕这乱世就要更添几分变数了。”
这几番接触下来,王允也自觉看清楚了李放。
李放虽然看似是个老好人,各个朝代他都要去掺和一脚,但他的心态却始终带着一种俯视感。
这也难怪,王允扪心自问,若是自己回到秦末动乱之时,见到还是沛公的刘邦,那自己会不会和李放一样呢?
很难说。
当你完全了解你面前之人的生平,不论现代还是未来,都一清二楚。
那么在面对他时,你就很难保持一颗平常心,这是人之常情。
如果当时出现在李放面前的不是任红昌,而是曹操、袁绍等人,想必得到未来支持的就成了这些乱臣贼子了。
这一点,王允很是肯定。
沉思过后,他对着还在计算到底要买多少烟花的李放开口了。
“贤侄,如今我与蝉儿的父女名分已经定下,你二人准备何时完婚啊?若是媒人不好找,老夫倒是有几个合用的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