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大神云集的评论区(第2页)
“要是一般人拍视频,肯定不会在视频里加上这个,不然费心思拍的视频被下架了那不是亏大了?”
“而且大家可以品一品,视频一开始的那个俯拍镜头里,那感觉和《清明上河图》里几乎一模一样。”
洋洋洒洒码了许多字,小宋提刑官像是满足了,没再继续打字。
在他下面,是一连串的回复。
“你字多,听你的!”
“字多,懒得看。”
“俯拍镜头?我没注意啊,光看美女来着。”
“呵呵,现在营销方式又变了吗?网红美女开始往历史区转移了?”
翻看着马上快几百楼的评论区,李放嘴角噙着笑,倒是觉得颇有意思。
略带着些稀奇,李放开口说道:“还真别说,这评论区确实是卧虎藏龙,真有人能分辨出来这些古建筑。”
看着评论区里刷新一次就向上增加几十个的评论数,徐妙锦脸上的笑容就没下去过。
听到李放的话,她倒是不怎么在意:“中国那么大,有十四亿人呢,出几个聪明人那不是很正常。”
“这些人都不工作的吗?”武媚娘看着那几千个评论,忍不住问道。
她来到现代那么久了,自然也知道,现代人也是要为了生活而奔波的。
今天不是休息日,这么多人都在这里刷视频、发评论,在武媚娘看来有些不可思议。
那视频她也看了,确实有些意趣,但也不至于吸引几十万人吧?
听到李放说的那个播放量,她自然而然的就以为,有那么多人看过了这个视频。
“工作之余,也挡不住别人摸鱼啊。”李放随口说道,“你上班看店的时候,没有顾客你不也玩电脑吗?”
武媚娘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这倒也是。”
只是几十万人关注同一件事,这种人数上的巨大差异还是超出了她的想象力。
在古代,别说几十万人了,就是日后武媚娘要篡位时,搞出的劝进场面也不过才万余人,这已经是相当兴师动众了。
与现代相比,她那都算是小手段了。
“你看这个!”徐妙锦把手机放到几人面前,“这里竟然有个人能推算出来时代!你确定真的万无一失?”
之前那些分析建筑形制,考据文化风俗的评论,她还能不当回事。
但现在都有人能根据她的视频算出来,她拍摄的是哪个时代的视频了,这一点还是不免让她有些不安。
有人能确定时代,会不会有人能看出来这是真正的古代呢?
几人看向徐妙锦所指的地方。
一个叫砚池秋声的人留言说:“刚才我又看了一遍整个视频,发现里面确实有很多细节,甚至我现在能确定这个视频设定的时代。”
“视频开头拍摄的那段街景里,给了一串泥娃娃的特写,那个是北宋时期特有的一种玩具,叫磨喝乐。《东京梦华录》卷八中就有记载,街市上‘皆卖磨喝乐’。”
写到这里,可能是觉得太长了,这个人停了片刻,没有再发新的评论。
在他下面是一群人的回复。
@砚池秋声:“你和上面那个@小宋提刑官是一伙的吧?你们有群吗?”
“磨喝乐我倒是听说过,原来就长这样啊?”
“你不是说能确定时代吗?绕了半天也不说,难道你知道那小玩偶的生产日期?”
“那小人丑丑怪怪的,好可爱啊,这就是古代的手办吗?网上有卖的吗?”
后面就逐渐开始歪楼了,不少人开始讨论能在哪里买到“磨喝乐”这种东西。
但很快,砚池秋声再次写了一大串文字发了出来,把调子又往回拉了拉。
砚池秋声:“磨喝乐其实没什么,顶多说明这个视频确实考据了,但里面的细节确实不少。那一串磨喝乐人偶中,有一个人偶的头上戴了帽子,那东西在北宋叫做‘幞头’,而这种形制的幞头,在宋徽宗时期被禁止了。”
“政和三年赵佶那货曾颁布《祭服制度》,严格规范官员服饰,崇尚“复古”与“改制”,官员的幞头也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