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古烁今梅菜不蒸

第316章 朱棣的下马威(第2页)

 就在此时,一声异响传来。

 “咻!”

 李放眼前一道白光闪过,随后就是一声闷响。

 “咚!”

 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李放吓了一跳,猛地向后退了数步,李放惊魂未定的看了过去。

 “刚才那什么玩意!”

 顺着方才白光消失的方向,李放抬眼看过去,是一排箭靶,其中一个靶子上插着一支箭羽。

 还在颤抖的尾羽仿佛在告诉李放,刚才就是它从李放眼前飞过。

 这一连串的变故说起来很长,但也就是眨眼之间。

 李放才看清楚那是什么,耳边就传来齐声高呼:“万胜!万胜!万胜!”

 刚才李放还没来得及去看,现在恍然发现,周围竟布满了铠甲齐备的士卒。

 此时正在举手高呼。

 刚才一脸老实的黄俨此时也在扯着嗓子喊:“陛下神射!”

 看他那脸红脖子粗的样子,恐怕是用尽了浑身的力气,只有还在颤抖的双腿,证明了他此时内心的波动。

 刚才那一发箭矢,说是从李放眼前掠过,但别忘了,黄俨还在前面领路呢。

 箭羽几乎是擦着他的鼻尖过去的,黄俨内心的惊恐可想而知。

 但即便是这样,他也还是第一时间高声欢呼,只能说不愧是宫里的太监。

 定了定心神,李放知道,不用多说,这肯定是朱棣给自己的下马威了。

 抬眼向前,在众多将士的尽头,朱棣穿着一身劲装,手执长弓对准这边,这会儿才缓缓放下。

 见李放看过来,朱棣朝他一笑,冲着周围的将士一挥手,方才还在高呼“万胜”的将士,立刻噤声。

 宽敞的园林里,只有黄俨的声音在回荡。

 随手将手头的长弓交给旁边的人,朱棣嘴唇动了动,好似说了什么。

 立刻有几人朝李放他们跑了过来。

 黄俨这会儿也回过神来了,赶忙肃立站好。

 来人一溜小跑来到面前,朝着黄俨拱了拱手:“黄太监,陛下有命,李先生就随我等去面圣,你可自去了。”

 好似卸下了什么重担,黄俨忙不迭的点头同意。

 回身朝着李放行了个礼,迈步匆匆而去。

 经过刚才那一遭,他哪里还不明白,皇帝这肯定不是冲他来的,他哪里有那个资格被皇帝威慑?

 那冲着谁来的还用说吗?

 心中不断的反思,自己一路以来可有什么不妥,黄俨哪里还有功夫管李放。

 “先生,随在下来吧。”为首一人沉声说道。

 看着全副武装的几名甲士,李放勉强定了定心神。

 虽然知道这是朱棣的下马威,但面对铁甲森森,谁又能忍得住内心的胆怯呢?

 咽了口口水,李放心中不断的鼓励自己,这才缓缓开口:“请将军前面带路。”

 跟随几人前行,周围不少人都在打量着李放,不知道皇帝召这个文人来作甚?

 对,就是文人。

 刚才李放那样子,怎么看也不像是武人。

 李放也在四下打量着周围的甲士,不知道朱棣是什么打算,内心还是有些忐忑。

 可当他把目光转向前方时,朱棣身旁的一个人,吸引了李放的目光。

 在朱棣身旁有一昂藏大汉,与周围全副武装的甲士不同,此人衣裳有些破旧,整个人可以用衣衫褴褛来形容。

 面容坚毅,死死的盯着李放。

 但最引人注目的是他的发型,前额已经剃的精光,后脑则是披散着一头黑发,互相打结,形似辫子。

 只是那辫子的数量有些多了,中间还掺杂着各色丝线,显得有些花里胡哨。

 李放心下凛然,不用问,这人肯定就是今天自己来此的目标:努尔哈赤六世祖猛哥帖木儿。

 至于他的辫子为什么不是金钱鼠尾,这一点倒不奇怪。

 清朝的金钱鼠尾辫也不是一开始就是那样的,而是随着时间的发展逐步变化。

 明代史料如《辽东志》、《殊域周咨录》中,对女真人的描述多称其“披发”或“髡发”(剃部分头发),但未明确提及“金钱鼠尾”的细节。

 后来的金钱鼠尾辫很大可能是努尔哈赤本人推行的。

 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后,出于强化本族群认同的原因,将剃发制度作为“归顺”标志,女真发型才逐渐走向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