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吓唬儿子们
交趾在中国古代乃是南越国的一部分,要给张辅改爵位称号,以地为名的话更合适的其实是越国公。
但大明已经有了一个越国公,所以朱棣退而求其次,选择了“交”这个字。
在汉朝时,此地乃是大汉十三州中的交州所在地,也算贴切。
只是这样一来就有一个问题了,既然以地为号,那日后的大明恐怕不到迫不得已是不可能放弃交趾这个地方了。
首先,张辅以及他之后的子孙肯定会强烈反对。
一旦朝廷弃地,他这个国公号就显得有些尴尬了。
朱棣此时还不知道他的好圣孙主动放弃交趾的操作,只是出于改掉英国公这个封号的目的选择了这个封号。
但却误打误撞的堵上了这个漏洞,这就是蝴蝶效应吧。
朱高炽品了品父亲的批示,觉得没什么问题,毕竟这会儿他们还不知道维持在交趾的统治需要花费多少,因此对于这个封号朱高炽并没有什么意见。
大致看了一遍后,朱高炽起身:“父皇既已批复,那儿臣这便下去筹备了,将士们正在归朝,此事怠慢不得。”
行礼过后,朱高炽便要离去。
“老大,你且等等!”朱棣叫住了儿子。
朱高炽站在殿内,看向父亲,不知道老爷子叫住自己作甚。
“嗯~~~”
朱棣沉吟半晌,看了看殿外,没什么动静,老二朱高煦还没来。
一时间千头万绪涌上心头,朱棣不知道该从哪说起。
半晌,他方才缓缓张开了嘴:“瞻基他......,近来在读什么书?”
手指摩挲着桌案上的地图,这微小的动作表示,朱棣的内心并没有那么平静。
爷爷问问孙子的近况,朱高炽并不意外,他只是意外老爷子为什么这么迟疑。
可也容不得他多想,朱高炽拱手回道:“回父皇,他近日在读《资治通鉴》,几位大学士都有言,瞻基聪慧,学的很快。”
“是吗。”朱棣淡淡的问道,“这小子今年才十岁吧?看《资治通鉴》能看得懂吗?”
之后又补了句:“小小年纪就读这般晦涩之书,会不会伤了神?”
朱高炽有些愕然,自己这儿子一向惹父亲喜欢,可今天父亲怎么说这样的话?
寻常人家的爷爷听说孙子聪慧,都会高兴的合不拢嘴,天家更该如此啊?
王朝后继有人,这不是大喜事吗?
朱棣这样的反应,令朱高炽的心不由得提了起来。
“莫不是老二真的给老爷子进什么谗言了?”
朱高炽哪里知道,朱棣是真的担心孙子,怕他年幼伤神,给累坏了。
左思右想无果之下,朱高炽只得中规中矩的回道:“皇嗣教学一向如此,这规矩还是皇祖在世时定下来的。儿臣料想,以皇祖之英明,应是无虞。”
“爹啊......”
朱棣有些失神,耳边忽的响起了李放的声音。
“你爹他真的英明神武吗?他自己精力充沛,一个人把皇帝、宰相的活全干了,可后辈儿孙谁有他那个精力?要不然你也不会捣鼓出个内阁来,不是吗?”
当时,朱棣赶忙追问,眼神中闪过一丝杀气:“内阁?难不成又有权臣作祟?染指大权?”
“一半一半吧,回头我把明史给你,你自己看好了。”李放随意的摆了摆手,“我主要的意思是,不要老迷信前辈,有时候要主动求变,这样国家才不会是一潭死水。”
从回忆中抽身,朱棣回到了现实。
不知何时,他嘴角带起了一丝微笑:“一向如此,就对吗?”
“啊?”
朱高炽不解的抬起头来。
朱棣懒得解释了,不看儿子,低头去看一旁的地图嘴上说道:“那小子毕竟还年幼,像咱年幼时,那可是跟着你爷爷到处跑,所以到了如今这个年纪,咱还能提刀杀人。”
“给那小子减减负吧!”朱棣想了下,李放是这么说的,“别让他这么操劳,每日也抽空让他跑一跑、玩一玩,至于功课,等年岁大了,再慢慢往上加。”
“可是,父皇!”
朱棣的这番言论与朱高炽的三观极度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