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古烁今梅菜不蒸

第363章 解衣衣之(第3页)

 “原来是太尉。”曹髦斜视过去,“朕嘉许大将军,太尉身为长辈,不该欣喜吗?”

 大魏太尉司马孚正色道:“臣身为朝廷大臣,便有劝谏之责,岂能因家事而偏废之?”

 “河内司马名门,果然门风严谨,名不虚传!”曹髦大加赞赏。

 只是赞赏之余,曹髦心底也在暗暗的嘲讽。

 “这个司马孚,漂亮话说的倒是一套一套的,倒是干点实事啊?用现代话来说,这人就是个表演型人格吧。”

 回想起历史上有关司马孚的记载,曹髦大为不屑。

 此人嘴上说着尽忠魏室,自己被杀时他抱着自己的尸体大哭。

 可这有什么用?

 曹髦不相信,自己在原本的历史上闹那么大,司马孚会不知道?

 他要真是魏室忠臣,还会姗姗来迟?

 好嘛,自己刚死,他来抱上尸体了,早干嘛去了?

 而且,日后司马炎篡位时,给他的王爵他也没

说不要啊,这个时候又不标榜自己是魏臣了?

 司马孚要真的忠诚,就该学自己的侄子司马顺一样,不当那个晋臣啊?

 司马顺,司马懿的弟弟司马通的儿子。

 初封习阳亭侯,等到司马炎受禅称帝时,司马顺哀叹流涕:“事乖唐尧虞舜,而假为禅名!”

 之后司马顺便被废黜流放,他的哥哥弟弟们倒是都被封王。

 司马孚要真有心守节,何意不如自己的侄子?

 况且,真的让曹髦对司马孚心生恶感的还是另一件事。

 在司马懿死后,司马师并未能立刻掌控局面,他毕竟没有父亲的威望。

 此时的朝中,就有不少的反对力量,夏侯玄便是其中之一。

 对于此人的势力,司马师也忌惮不已,要不要对他下手,司马师也是犹豫不定。

 这个时候,正是司马孚坚定了司马师的决心。

 景王(司马师)欲诛夏侯玄,意未决间,问安平王(司马)孚云:“己才足以制之不?”

 孚云:“昔赵俨葬儿,汝来,半坐迎之。太初后至,一坐悉起。以此方之,恐汝不如。”

 乃杀之。

 史书上轻飘飘几个字,足以窥见此人的峥嵘。

 平时不显山露水,但在司马师犹豫不决,不知道该不该杀夏侯玄时,是司马孚寥寥数语就坚定了司马师的决心。

 可他要真是一心忠诚魏室,这个时候又怎会如此进言?

 曹髦看到这一段记载就知道,司马孚非但不是可以争取的力量,反而是自己夺权过程中的阻碍。

 他并不是历史上和现在表现的那么忠诚。

 曹髦眼神奇怪,看的司马孚心底发毛。

 只不过他都站出来了,那自然要再捞一波声望。

 “陛下谬赞了,此乃为臣之本,何足道哉?”司马孚继续进言,“臣虽与大将军有亲,然并不会因私而废公,祈望陛下明察。”

 叔叔都站出来了,司马师也不好真的接受了。

 那毕竟是从皇帝身上脱下来的衣服,司马师现在穿上确实也影响不好。

 司马师起身拜谢曹髦:“叔父言之有理,臣方才僭越了,受之有愧,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曹髦这会儿杀人的心都有了。

 眼看着事情就要成了,谁知道半路又杀出来个司马孚。

 你要捞声望,什么时候不能捞,偏偏赶到这会儿?

 好在一点,曹髦这会儿表现出的是一个醉酒状态,他心一横,决定干脆一点。

 “太尉!”曹髦站直了身子,但还是摇摇晃晃的,“朕是皇帝!难道朕连赏赐臣子的权利都没有吗?”

 “陛下,臣不是那个意思。”司马孚还想辩解。

 曹髦大喝一声:“那就住口!朕就想要赏赐大将军,谁也拦不住!”

 说罢,曹髦靠近司马师晃晃悠悠的将东西披在了司马师身上。

 “先父之事,就拜托大将军了!”曹髦趁机低声在司马师耳边说了句。

 说罢,不等司马师有所反应,曹髦立刻站直了身子,回了自己的座位。

 大手一挥,曹髦吩咐道:“愣着作甚?接着奏乐,接着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