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古烁今梅菜不蒸

第367章 与朱棣的针锋相对

 在李放这发了几句牢骚后,徐妙锦扯回了话题。

 “别说他了,准备准备马上入宫了。”

 说完,她转身带着李放一起离开。

 两人走的匆忙,却没发现徐钦还在盯着他们,眼珠一转跟了上去。

 “我倒要看看,偷偷摸摸的来找姑姑,你们到底要做什么?”徐钦心中暗想。

 以他的身份地位,除了长辈,这府里哪里有人管得住他?

 以前他爹徐辉祖活着的时候还好,现在徐钦继承了魏国公的爵位,那真是再无束缚。

 不顾身边人的苦劝,徐妙锦偷摸地跟上了李放二人,眼看着他们往皇宫的方向而去。

 “跟上去!”徐钦吩咐道,“姑姑尚未出阁,我怕她被人骗了,不跟过去看看不放心!”

 有这冠冕堂皇的理由,再没人敢阻拦徐钦,很快一行人就来到了皇宫门前。

 李放和徐妙锦并不知道两人身后跟了尾巴,来到皇宫门前通报过后,一个老熟人出来接上了他们。

 黄俨顶着一脸的苦相出来迎接李放。

 朱高煦被朱棣训斥,他这个经常跟汉王走动的太监自然也没跑掉。

 虽不至于彻底被朱棣抛弃,但也没少放血。

 “先生请。”

 老老实实的给李放引路,黄俨没敢再搞什么幺蛾子。

 一路赶奔文渊阁,李放二人到了朱棣面前,这位永乐大帝正在处理政务。

 见他们来了,朱棣头也不抬:“先坐,待咱忙完再说。”

 李放和徐妙锦对视一眼,只能在旁寻了个位子坐下。

 出于无聊,李放看着上面,想瞧瞧朱棣是怎么处理国事的。

 看了半天,只见朱棣在纸上写写画画,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几名文士在朱棣身边往来奔走,给他打下手,李放知道,这应该就是后世大明内阁的雏形。

 朱元璋那工作强度,朱棣也是受不了的,所以他提拔了翰林院的官员加殿阁大学士职衔,帮助自己处理政务。

 在皇帝勤政时,殿阁大学士自然只是顾问,可慢慢的到了后世皇帝手里,这就成了他们偷懒的帮手,也就意味着内阁的逐渐形成。

 看了一会儿,李放觉得无聊,便把头转了过去。

 这时,上首忽的传来一个声音:“把这个给他看!”

 “嗯?”循声看去,李放发现朱棣说的正是自己。

 他正吩咐一个文士将一本奏折递给李放看。

 那人有些为难:“陛下,臣斗胆问一句,这位何官何职?此乃朝廷要事,以这位的年纪,怕是不好参与其中吧?”

 朱棣停下了手中的动作:“杨士奇,咱以前怎么没见你这么仗义执言呢?怎么?你是看到了这奏章里的内容?”

 看朱棣那似笑非笑的表情,杨士奇马上低下头去,这位仁宣两朝的内阁大臣不由得回想起了自己那位才高八斗的同僚。

 前年,因为解缙反对征安南之事,这位朱棣继位后的第一位内阁首辅自此失势。

 短短两年的时间里,解缙被一贬再贬,从代表皇帝心腹的内阁成员,被贬到了交趾担任布政司右参议。

 从南京到交趾,这份落差不可谓不大。

 由此也可看出,朱棣对于不和自己一条心的人,下手从来都是毫不留情的。

 现在杨士奇还不知道日后解缙那更为凄惨下场,但他清楚一件事,那就是伴君如伴虎。

 现在这位皇帝,那可不是朱允炆在的时候了。

 “臣有罪!”杨士奇急忙下跪请罪,“臣......”

 这边的动静自然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其余几位阁臣也都看了过去,神情莫测。

 朱棣随意摆了摆手:“你这副模样,还以为咱把你怎么了。起来做事,咱又没说你说的不对。”

 看向李放,朱棣颇有些玩味:“这小子是没什么官职,按理不能看这奏章,但咱就想让他看看,不行吗?”

 “呃......”

 众人都无语了。

 沉默了一会儿,杨士奇低头说道:“陛下圣意自有明断,臣不能窥得半分,只领旨而已。”

 “去吧。”

 朱棣满意的点了点头,继续埋头工作。

 李放无缘无故被卷入其中,也有些懵,不过看到杨士奇过来,他还是下意识的站起身来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