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宁:我向霜刃借微明74(第2页)

边关的战事急报是快马加鞭的送到燕都,导致燕都整个一个大震荡。

朝堂上上下下,乃至于街头巷尾,谈论的全都是代国来势汹汹,一举攻下三城,即将威胁燕国国祚。

一个个士大夫吓得都快要控制不住自己,在上早朝的时候,两股颤颤,费了老大劲才控制住自己。

连着两三天,聚集了整个大燕权力之最的朝堂,吵的好比是清早的菜市场。

人声鼎沸,吵嚷的不行。

吵了三天都没有吵出来一个结果,没人敢作为使者前去议和。

谁不知道,在面对杀人不见眼的那些代国蛮夷,遭受到的会是什么。

指不定刚一见面,就被一刀子给砍死,狠狠地朝着脖子上面一刀,那就真的是身首异处,死的难看。

腥风血雨好一阵,终于一切都回到了“正轨”。

一群只在乎所谓“和平”的官员们,团结一致,终于是站在了同一阵线,提出了两个建议,一是和亲,二是排除质子。

和上辈子一样,启文帝以燕国仅有婉宁一个为众人所周知的公主,代表的是国家的荣耀,要是和亲的话,指不定就会被人给踩着脸欺辱。

主要担心的还是面子。所以启文帝再次接受了派出质子的这个法子。

出国为质子,这不是还能回来的,顶多就是十年的时间,那又如何。

要是能够活着回国,那又是一条好汉。

至于“活”这件事,那就要看质子自己的本事。

历史上面,有多少的质子是死在异国他乡的,数不胜数,甚至不少人根本都不会被史书给记载。

什么国家会派出质子,那是弱势的国家,是战败的国家。

写在史书上面,这不是一种赤裸裸的坦白,说自己国家弱的吓人,只能排除皇室子弟去别国强行挽尊。

既然决定好依旧是要派出质子,那么人选是谁,就成了整个后宫最为关心的问题。

婉宁在靠近代国的边境八州都安排了人,一旦有打仗的迹象,她就马上开始“生病”。

次数久了,婉宁就想到了一个好法子,那就是去道馆祈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