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宁:我向霜刃借微明134(第2页)

既然是恩宠,那当然是要广而告之。

鲜花着锦,烈火烹油,婉宁可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好的。

人前风光无限,人后她照样是活的有滋有味,这样的日子,是她用脑子挣来的,当然是要好好享受。

一个公主的孩子,有皇帝亲自赐名,说实话这并不能代表什么。

在很多人的心中,都是这么想的,他们并没有想到婉宁在层层掩护之下的深意。

看到“承安”这个名字,婉宁很是满意,难得的觉得启文帝还是有点子中用的。

很快孩子就满月了,但是婉宁并没有选择大肆操办。

小孩子身子骨弱,不太好见风。

再说了人来人往的,万一被冲撞了,那才是没地方哭去。

婉宁出了月子之后,就进宫找启文帝,给小承安磨来了一个爵位。

说实话,婉宁这辈子也许就只有这么一个孩子,除非怀孕的辛苦和生产的疼痛,谢危可以承担。

所以对待自己的好大儿,婉宁是怎么都爱不够。

要说启文帝也是真的够意思,完全不愧婉宁特地准备了一个虚弱妆,成功引起启文帝的怜爱。

十分大方的给一个刚刚才满月的孩子一个正二品郡公的爵位,食邑一万户呢。

要知道后宫里面有不少启文帝的亲生孩子,还没有一丁半毫的爵位,这就让一个小毛孩当上了郡公,不少奇形怪状的小皇子们,差点咬碎了一口银牙。

也亏得是这么多年来,启文帝给皇室成员封爵封的少,这一下子才能这么大方。

任谁看了后宫里面那一大堆的奇形怪状,心情也会不好。

能够好吃好喝的养着就不错了,还提给爵位呢,算了吧!

而罪魁祸首婉宁,则是深藏功与名。

而赵承安的封号是“宁诚”,那么外人见了,都得喊一个尚在襁褓里面的小娃为“宁诚郡公”。

要是等赵承安能跑能跳了出去,光是靠着头上的爵位,也能众星捧月。

直到小承安快要周岁的时候,婉宁才放出话来,要风风光光的为她家好大儿办一场周岁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