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黄巾归顺》(第2页)

 说到这里,张宁的眼眶不禁泛红,泪水在眼眶中打转,仿佛随时都会夺眶而出。她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自己的情绪,继续说道:“大人,我知您胸怀大志,欲在这乱世之中成就一番霸业。黄巾军的归降,无疑是您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助力。他们虽曾为乱,但如今已幡然醒悟,愿为大人鞍前马后,共谋大计。”

 李明刺史闻言,微微眯起双眼,目光深邃而复杂。他深知,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归降问题,更是一个关乎未来战略布局的决策。青州四郡之地,物产丰饶,人口众多,是兵家必争之地。若能借此机会稳固后方,发展势力,无疑将对他的大业产生深远影响。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李明刺史缓缓点头,声音沉稳而有力:“张宁姑娘,你的心意我已明了。黄巾军的归降,我欣然接受。但报仇之事,非同小可,需从长计议。我意先稳固四郡之地,发展民生,增强军力,待时机成熟,再行报仇

雪恨之举。你等既已归顺于我,便是我的子民,我自会尽力庇护你们,为你们争取应有的权益。”

 说着,李明刺史的目光落在张宁身上,见她虽然悲痛,但眼神中却透着一股不屈与坚韧。他心中一动,决定留下这位女子,或许她能在未来的日子里,成为自己得力的助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张宁姑娘,你智慧过人,胆识非凡。我欲留你在身边,助我一臂之力。你可愿意?”李明刺史诚恳地问道。

 张宁闻言,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没想到,这位看似冷酷无情的刺史大人,竟会如此看重自己。她坚定地点了点头,声音中带着一丝感激:“多谢大人赏识,小女子愿为大人效犬马之劳,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就这样,张宁留在了李明刺史的身边,成为了他不可或缺的左膀右臂。而青州四郡之地,也在李明刺史的精心治理下,逐渐焕发出勃勃生机,为他的霸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至于报仇之事,虽然被暂时搁置,但那份仇恨与决心,却如同烈火般深藏在每个人的心中,等待着有一天能够熊熊燃烧,照亮整个天下。

 神国时间6年5月10日,天空如洗过的蓝绸,阳光温柔地洒落,为大地披上了一层薄薄的金辉。微风轻拂,带着初夏特有的清新与活力,穿街过巷,似乎在低语着这一历史性时刻的喜悦。青州,这片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土地,在过去的二十个昼夜里,宛如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凝聚,每一寸土地、每一个心灵都沉浸在一种前所未有的繁忙与和谐之中。

 人们的心头,除了对日常劳作的坚持,更添了一份对未来的憧憬与希望。他们不仅是在建造房屋、耕种田地,更是在编织一个梦想——让青州四郡的黄巾军,这群曾被视为叛逆、流离失所的战士,能够洗心革面,成为神国坚固基石的一部分。这份信念,如同春日的细雨,悄无声息地滋润着每一个人的心田,汇聚成一股不可阻挡的力量。

 终于,在这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所有的努力与汗水结出了硕果。黄巾军的蜕变,不仅仅是身份上的转变,更是心灵上的重生。他们不再是四处漂泊、寻求复仇的孤魂野鬼,而是化身为神国建设大军中的中坚力量,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的大脑,共同绘制着青州乃至整个神国的美好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