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决战前准备》(第2页)

 随着夜幕的降临,荆州的一间议事大厅内灯火通明,刘备、刘表、刘焉、刘繇、陶谦、袁绍、袁术以及曹操等各路诸侯齐聚一堂。他们的脸上都写满了凝重,因为近期李明军队的暗杀行动如同鬼魅一般,让众人深感不安。

 刘备首先打破了沉默:“诸位,李明此人狡猾多端,我们不能再坐以待毙了。我提议,我们应当加强自身防卫力量,增派更多的护卫保护重要人物,确保我们的安全。”

 刘表点头表示赞同:“刘皇叔所言极是,但仅仅防守恐怕难以彻底解决问题。我们还需要考虑如何主动出击,打乱李明的部署。”

 刘焉则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主动出击固然好,但李明军队行动迅速,且擅长暗杀之术。我们若贸然出击,恐怕会中了他的圈套。”

 刘繇接过话茬:“那依刘益州之见,我们应当如何是好?”

 刘焉沉吟片刻:“我认为,我们可以通过外交手段,联合其他势力共同对抗李明。毕竟,他不仅仅是我们几人的敌人,更是整个中原的威胁。”

 陶谦点头表示支持:“刘益州此言有理,联合抗敌才能确保我们的安全。”

 袁绍和袁术兄弟俩对视一眼,袁绍开口道:“我赞同联合抗敌的策略,但在此之前,我们需要一支强大的军队来震慑李明。我建议,我们将与李明势力交界的九个郡县的士兵

全部集结起来,汇聚成一支庞大的军队。”

 袁术补充道:“如此一来,我们不仅能增强自身的实力,还能向李明展示我们的决心。”

 曹操微微颔首:“此计甚妙,但我们还需考虑如何管理和调配这支庞大的军队。”

 众人纷纷点头,开始讨论起具体的实施方案。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论和权衡利弊之后,他们终于达成一致意见——将与李明势力交界的九个郡县的士兵全部集结起来,汇聚成一支多达270万之众的庞大军队。

 接下来的日子里,各路诸侯纷纷调兵遣将,一时间,整个中原大地都笼罩在了一片紧张的氛围之中。这支规模惊人的大军士气高昂,旌旗蔽日,仿佛要将整个天空都吞噬一般。

 终于,在一个月朗星稀的夜晚,他们决定向李明发出挑战书。曹操亲自执笔,洋洋洒洒地写下了一封战书,邀请李明前来荆州南阳郡进行一场生死决战。

 战书发出后,整个中原大地都为之震动。人们纷纷猜测这场决战将会鹿死谁手,有的看好李明军队的暗杀之术,认为他们能在神不知鬼不觉中取得胜利;有的则看好这支庞大的联军,认为他们凭借人数和实力的优势能够碾压李明。

 在这紧张的氛围中,各路诸侯也开始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他们互相派遣使者,商讨战术和策略;同时,也加强了对士兵的训练和装备的提升,以确保在决战中能够发挥出最大的战斗力。

 神国时间7年9月10日,秋风萧瑟,战云密布,当这个消息如同秋风扫落叶般迅速传遍神国的每一个角落时,无数人的心也随之提到了嗓子眼。李明,这位身经百战、智勇双全的统帅,在得知诸侯们竟然纠集了多达 270 万的兵力,准备在荆州南阳郡与他展开一场关乎国家命运的生死决战时,他的心中不禁涌起了一阵难以言喻的波澜。然而,这位久经沙场的将领并没有丝毫的惊慌失措,反而像是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所支撑,迅速而冷静地做出了反应,召集麾下诸位将领前来共商破敌大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