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哥舒翰的迷之操作(第2页)

 西域葱岭(帕米尔高原):

 安西节度使封常清:“若无意外,当郭子仪率军北上攻取叛军老巢范阳之时,安禄山必定会丢弃洛阳,进攻河北。”

 “只要安禄山从洛阳城中撤出,哥将军再从潼关出兵追击,叛军必定大乱。”

 “但为何,此次叛乱时间还能长达数年?”

 “难道,真的有意外?”

 陇右(甘肃):

 凉国公哥舒翰:“在天道盘点的局势来看,在天道历史进程之中的吾只要坚守潼关即可。”

 “即使是要争功,也要等安禄山的叛军撤出洛阳后,再派骑兵追击,才是最为稳妥之举。”

 “就是不知,这场叛乱为何会长达数年之久?”

 “难道吾在两年后,也犯了什么大错不成?”

 ......

 明成祖朱棣:“越是到了最关键的时候,爱耍小聪明的人 ,就越想着为自己争功。”

 “可惜了,大好的局势,因为小人之私欲与朝堂中的争斗,在顷刻间反转,盛世大唐从此一去不复返。”

 周世宗柴荣:“天道将史安之乱的初期,盘点的相当仔细。”

 “略微懂得一些战略之人,都能看得出,唐军离平定叛乱,就差最后的一击了。”

 “史思明率领的叛军主力,已经被击溃。”

 “只要再将安禄山带领在洛阳周围的主力击溃,就不会有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

 “可惜,有人太急功心切,太想重塑自己光辉的帝王形象,结果葬送了大好局势,也葬送了盛世大唐。”

 【却说哥舒翰领了太子先锋兵马元帅之职,到达潼关之后,潼关之兵虽有20万之众,但都是参差不齐,来自不同派别的各路军队。】

 【最主要的是这20万的大军之中,各路派系众多,很难形成统一的调动指挥。】

 【这样的军队,依靠潼关的城墙坚守作战还行,若是出城作战,一旦出现不利,后果不堪设想

。】

 【所以在观看过潼关的20万大军之后,哥舒翰心中的计策,就是坚守潼关不出。】

 【然而在各地唐军与叛军的交战,取得节节胜利,一封接着一封的捷报传到长安,传到大唐朝廷中后,局势的发展,已然不是哥舒翰所能控制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