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考成法:大明官场内卷的时代

大唐太宗界。

 唐太宗李世民:“后世大明王朝的督察院,与大唐的御史台中的察院相差不多。”

 察院负责:掌分察百僚,巡按州郡,纠视刑狱,肃整朝仪。

 此时唐太宗李世民,考虑的是,大唐王朝的朝廷制度与大明王朝时期的朝廷制度,是有明显的不同的。

 因为,大明王朝没有藩镇与藩将制度。

 并且,唐太宗李世民也看出来了,大唐王朝的武将地位,要比大明王朝时期的更高。

 若是大唐王朝,也使用这张居正的考成法的话,最起码要进行过一次优化之后才可以推行。

 毕竟大唐王朝的情况是与后世大明王朝的情况是不同的。

 在第三期天道盘点中,大唐王朝在后世所发生的安禄山叛乱,就是因为藩镇的藩将权力过大导致。

 以至于大唐王朝在安禄山叛乱过后,就一直存在一个需要削藩的问题。

 所以大唐王朝,要不要启用张居正的考成法,那也是在大唐王朝解决了后世藩镇藩将权力过大的问题之后,才会去考虑了。

 ......

 大汉武帝界。

 二十五岁的汉武帝刘彻:“大汉王朝并没有后世大明时代的都察院,但大汉王朝的御史大夫,主要职责也是监察百官和辅助丞相处理政务。”

 “后世的大明王朝,没有宰相之职,似乎朝廷中也没有人是三公之职。”

 “若是大汉王朝,想要使用张居正的考成法,那就相当于将御史大夫监察百官的职能,给独立出来,成立一个新的,只需要对皇帝负责的官职部门。”

 不管是内阁制度,还是考成法,都让汉武帝刘彻动心。

 而最让汉武帝动心的,就是后世大明王朝的都察院,这一个只需要到对皇帝负责的部门官职了。

 都察院的官员,在各地巡视,就代表着皇帝的眼睛在巡视。

 虽说都察院的抚按,在后世大明王朝之中仅是一个七品的官员。

 按品级看,这七品官员,似乎不算多大的官员。

 但是它拥有监察权,这可是实权,更重要的是,它是代表着皇权的,这就足以让众多皇帝们都心动了。

 大汉王朝,宰相一职,那真的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宰相的好坏,有没有异心与私心,在很多时候,真的只能看人品。

 有了一个只对皇帝负责,并且负责监察百官,以及能制衡宰相的官职制度,似乎也不是什么坏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