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这不是瞎,这是坏!(第2页)

 不是说,大明王朝在天道历史进程中,最后一个汉人所统治的王朝吗?

 难道,在天道历史进程之中,推翻大清王朝统治的,不是汉人,而是倭寇?

 因为,努尔哈赤听懂了,在大清败给倭寇之后,关于李如松入朝抗击倭寇的战绩,被俺盖了。

 既然李如松都没有被评为大明的名将。

 如果,连李如松,都不能称为历史名将的话,那么他又努尔哈赤算什么?

 如果他努尔哈赤,在天道历史进程之中,没有清太祖的名头,是不是什么也不是了?

 ......

 大明神宗界(1585).

 民间:

 百姓甲:“真是虎父无犬子,这李如松真不愧是将门虎子,让倭寇在朝鲜留下了十万尸骨,光是听到这个信息,心中就有一种说不出来的舒坦。”

 百姓乙:“真是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的一个战绩结果,就是不知道,杀了十万倭寇,我们的大明将士,会折损多少。”

 百姓丙:“倭寇的两千人,就能将朝鲜,那搞笑的十几万勤王大军给击溃了。”

 “而李如松一出手,就是斩敌倭寇十万人,想想这差距,真是无法言表了。”

 百姓丁:“可是,为什么后世有人会说,李如松不是大明的名将,这些后世人都是怎么想的?他们是瞎了吗?”

 百姓甲冷冷的言道:“这不是瞎,这是坏!”

 ......

 【李如松回朝叙职时得知,明神宗朱翊均不顾众多朝廷大员的劝阻,执意要出兵,援助朝鲜的消息后。】

 【李如松就明白了,明神宗朱翊均的意思,不仅仅是为了出兵援救朝鲜那么简单。】

 【李如松从来就不认为,明神宗朱翊均是一个大明的无能昏君。】

 【虽然在对待张居正的清算,以及戚继光的不公上,身为大明臣子的李如松,觉得自己不好去进行评判。】

 【但李如松知道,华夏千百年来君臣之间的政治关系,往往都是如此,让人难以捉摸与评判的。】

 【正所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为了江山社稷,为了天下百姓时,君要臣死之时,他李如松也是义无反顾的执行。】

 【至于,是非黑白,善恶对错等,那就只能留于后世人,进行评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