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 播州之乱的第一次动兵,只有剿,没有抚(第2页)

百姓乙亦道:“目前杨应龙还没有举旗造反,而且天道也提前盘点了,播州之战,是在朝鲜争战结束之后,就立即开启的大战。”

“估计,这中间还有波折,即使是有战争发生,应该不算是大战。”

......

【杨应龙与播州各土司之间的会面,以及会语,很快就传到了四川巡抚王继光的耳朵里。】

【于是,新任的四川巡抚王继光,没有任何的迟疑,当即加急修书,将杨应龙心虚,不敢赴重庆接受朝廷的勘问,写进奏书。】

【并且,将杨应龙等不服朝廷管束的土司,会对大明朝廷的威严与皇权,造成种种存的潜在威胁与不利,也进行了表举。】

【在奏书中,王继光的还把杨应龙已经在播州各处要地设立关隘,修固城墙,派人严兵把守,一副要划地造反之势进行了列举。】

【并说明,今得播州内情人士,不愿与杨应龙聚众为伍与朝鲜抗衡,请求朝廷出兵解救播州百姓之苦。】

【随后,王继光以六百里快马直送京师。】

【在王继光前脚刚把奏书送出,后脚王继光就马上在川黔边境紧急征兵,调集粮饷器械,一副誓要将杨应龙的野心扼杀在萌芽中的架势。】诸天万界大明时代。

民间:

百姓甲:“这后世的新任四川巡抚王继光厉害啊。”

“他的奏书刚送走,就立即调兵遣将进行战争筹措了,他就这么肯定,这一次朝廷一定会同意出兵了?。”

百姓乙:“这不是废话吗?这王继光的目的性非常强,他在后世大明朝廷之中肯定有人,有派系。”

“并且后世的大明朝廷,贪污腐败成风,朝廷中的派系众多,但他们整个文官集团的利益却是一致的。”

“再说了,已经有了一次有人举报杨应龙要谋反。”

“当时杨应龙是醉酒行凶,并没有对抗大朝朝廷,现在呢?”

“代表大明朝廷的传令,他杨应龙不仅不听,还私设关隘,增筑城墙,这不就是要造反之前的,前兆的罪证吗?”

百姓丙:“所以,那些高坐在大明高堂上的人,他们想要从别人的手上夺取东西与财产时,他们的手段,不是你我这等平头百姓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