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 杨可栋之死,杨应龙反了(第2页)

【大明朝廷看中的是整个播州地区,以及西南地区的所有矿产资源,这是大势所趋,不如就安于现状,少起杀戮。】

【毕竟,十二人已经交出去,同时大明朝廷也做出了让步,没有收缴了他们的土司权利,这也算是不错的结果了。】

【虽然很多人愤怒,并且喊打喊杀的人也不少,但此时认同后一种听音的首领与土司较多。】

【就连杨应龙也是如此。】

【在杨应龙将心中的愤怒发泄之后,也觉得,只要从此以后,他们这些土司能与大明朝廷之间,从此就相安无事,那也就忍了。】

【当大多数人,都认同第二种声音之后,会议即将散场之时,有与被斩杀在重庆,并且关系较好的人,不明的言道:“当初的战场那么混乱,又是浓烟,又是士炮的。】

【“并且是明军自己在慌乱中逃跑撤退,他们是怎么知道是十二个人的,他是如此肯定是这十二个人杀了大明的军官的?”】

【说者无心,但听者有意。】

【这一句话,把杨应龙多凝之心也给点燃了。】

【最重要的是这十二个人,都是他杨应龙的心腹之人,是他杨氏一族势力的人,斩了这十二人,折扣了他杨应龙的威望不说,也打击了杨应龙的势力力量。】

【一开始,杨应龙认为,这是大明朝廷在向自己要的一个向他们服软的交代。】

【虽然当时杨应龙的内心是很愤怒的,但却也没有很深的去细想。】

【有些事情一但要细想,要去深究时,它可能就会成为一个无底洞一样,无穷无尽。】

【于是,杨应龙在军师孙时泰的建议之下,开始派人留意起播州各大土司,以及各族首领之中,都有那些人是与大明朝廷走的亲近的。】

......

【在军师孙时泰的安排下,播州境内开始了一场隐秘的调查,很快张时照,宋世臣,何恩三人的异常举动进入了杨应龙的视线。】

【这三人,本来就与杨应龙有仇怨,所以也成为了孙时泰重点关注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