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杨应龙再次请求议和的要求(第3页)

【之后又劫掠了播州之外大阡,都坝等地,又将战火还蔓延到播州周围的偏桥,都匀各个大明卫所处。】

【杨应龙其弟杨兆龙,在攻入黄平后,杀戮了重安司长官张熹一家。】

【至此,杨应龙在播州发动大规模的叛乱,震惊了整个大明朝廷。】

【加上此时,正是大明朝廷与樱花倭寇在朝鲜争战中,进行和平谈判的关键的时候,又爆发了大明内部的大规模叛乱,明神宗朱翊均震怒无比。】

大明神宗界。

民间:

百姓甲:“好了,现在杨应龙,在朝廷文官大老爷们的不断努力下,这下是真正的起兵造反了。”

“那边朝鲜真正的战争还没有结束,再过两年,也就是到了万历二十六年(1598),当沈惟敬两头欺瞒之事败露,倭寇再次举大军入侵朝鲜时。”

“应该是大明朝廷内部最中为最为混乱,最为焦头烂额的时候了吧。”

“就是不知道,那些朝堂里的官老爷们,会不会被处置。”

百姓乙冷言:“呵,处置了以能怎么样,不过是一方登台,另一方下场罢了。”

“整个大明朝廷的局势,还不是一样被那些腐儒文官集团所把握着?只是换了一个人坐上去而已,又能改变了得什么?”

百姓甲点头:“说的也是,不过在这样的情况下,大明朝廷都没有崩溃与灭亡,细想下来,还真多亏了还张居正为大明朝廷执掌的十年积累。”

百姓乙继续冷言:“也正是因为有了张居正执掌朝廷的十年积累,才会让这些腐儒文官们,还有那一位,能如此胡作非为而来灭国。”

......

【杨应龙在彻底掌握了播州后,杨应龙再次修书至大明朝廷,要求议和,并且要求播州境内,不能再增设流官,要求把杨可栋死因查明与严惩凶手。】

【这一年是万历二十四年(1596),在这一年里,大明朝廷或者是说大明的文官集团,根本就没有将杨应龙的议和条件放在眼里。】

【同样,也不会回应杨可栋死因,至于凶手与真相如何,在天道历史进程中,已是千古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