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章 大明王朝那鲜为人知的天朝威严与世界地位(第3页)

【然而,事情的发展,还是超过了刘綎的预料。】

【最后,刘綎只也能着牙下令,拿出东路军为数不多的粮草,分给朝鲜援军。】

......

【和大明的东路军不同.】

【这1万3千多的朝鲜援军,在都元帅姜弘立,以及副都元帅金景瑞的带领下,一路从朝鲜王朝出兵北上,并没有发生任何的战斗。】

【但,这支朝鲜援军,为何会有如此惨状?】

【绝大多数士兵,都快要被饿成饿殍的根本原因,主要还是因为,大明王朝的天朝上国的威严犹在的原因所造成的。】

【在,在朝鲜王国的《朝鲜王朝实录》《栅中日录》等史料中,皆有记载,在都元帅姜弘立与副都元帅金景瑞,在出兵之前。】

【此时的朝鲜王国的国王光海君李珲,并多次对准备出兵援明的朝鲜士兵强调,过了鸭绿江,进入到宽甸地区后,那里就是大明王朝的国土。】

【生活在宽甸地区,村落与民众,都是大明天朝上国之民,不得纵兵扰民,更不能抢夺大明百姓民众的粮食,更不能为朝鲜王朝引来天朝上国之怒。】

【在《朝鲜王朝实录·光海君日记》明确记载,姜弘立出发前曾“誓师:敢掠民者斩”。】

【并且,姜弘立还在军中设有,专门监督与约束朝鲜士兵的“军纪官”。】

【加上,朝鲜王国的士兵,长久以来,一直都畏惧大明王朝的威严,他们绝大多数,都是不敢轻易,跨过鸭绿江的。】

【虽然他们很多人,都对大明王朝充满了向往了,但他们绝大多数人,都认为大明王朝的子民,要比他们朝鲜王国的子民,更有地位与荣耀。】

【也就造就了朝鲜援军,在鸭绿江以北的地理与气候情况,缺乏了很多的认知。】

【因此,朝鲜援军带来的粮草,根本不足以支撑他们完成整个战役,】

【加之,朝鲜援军渡过鸭绿江之后,大明朝廷的出兵时间,从2月21日改成2月月28日,也大大消耗了朝鲜援军所带来的粮食。】

【在朝鲜译官李民寏,亲历记录的《栅中日录》中,就记载着“我朝鲜军,自渡江后,粮饷不继,士卒日食一餐,至有采草根,剥树皮者。”】

【抵达富察附近时,“军中无炊,饿死者十之二。”】

【这种情况下,当他们经过宽甸地区的村落时,虽然看到很多村民,都已经剃头留发,但是他们的语言依旧是汉语为主。】

【朝廷援军,上至元帅,下至普通军官,就不敢下令抢掠这一路上的村落了,只能“以布帛易粮”,且因语言不通偶有冲突,但无“杀村民”与“抢掠”的行为。】

【加上,都元帅姜弘立与副都元帅金景瑞,一直以强调,等他们成功与明军汇合之后,就会后,粮食就会得到解决。】

【毕竟大明王朝的军队,是天朝上国的军队,像当年的几十万倭寇,都被打败的王者之师。】

【在这种“画饼充饥”与“望梅止渴”的方式,成功的让这支朝鲜援军,在富察地区与刘綎率领的大明东路军会师成功。】

【同样,也由于朝鲜援军,在进入宽甸地区之后,没有进入“烧杀抢劫”的行为。】

【因此,朝鲜的都元帅姜弘立,在快要与大明东路军,快要成会师之前,收到了后金密探,给都元帅姜弘立,送来的密信。】

【密信的大概内容是:“毋徒一从天将之言,而唯以自立于不败之地为务。”提醒朝鲜都元帅姜弘立,在大明军队与后金军的战争爆发之时,以保存实力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