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6章 熊廷弼“以其人之道,还施彼身”的军事主张

【万历四十七年(1619)八月,熊廷弼着手重建辽东地区的情报体系,并重启“夜不收”的名录。】

 【同时,熊廷弼对“夜不收”安排与定位,也不再局限于侦探情报上面。】

 【当初熊廷弼,组建“夜不收”时,主要是用于监视努尔哈赤与女真人而创立的。】

 【如今,努尔哈赤与女真人,已经背叛了大明王朝,已经举兵造反了,那就是真正的大明敌人了。】

 【于是熊廷弼,开始加强对“夜不收”的训练与培养,并通过“身自带队侦探”的方式亲自巡视了此时的沈阳,抚顺等边境之地。】

 【甚至不顾危险,亲自带人深入后金政权军事管控地区数十里。】

 【熊廷弼这的这一行为,不仅在短时间内,稳定了辽东地区的军心与民心,也为“夜不收”树立了榜样。】

 【这是自努尔哈赤与建州女真背叛与造反以来,大明王朝一方的高官,敢如此行事的头一人。】

 【这也为熊廷弼,在辽东地区,积攒了不少的民望与声望。】

 ......

 【而熊廷弼在训练“夜不收”的同时,也在对辽东地区的官场与军队,加大了整顿的力度。】

 【很快,熊廷弼就发现,此时的辽东总兵李如桢,在面对铁岭城被围攻时,不仅“拥兵不救”,还纵兵割取后金死兵首级冒功,严重败坏了大明军纪。】

 【此外,熊廷弼也发现了,李如桢的军事才能与统兵能力,远远达不到担任此时辽东总兵之职。】

 【上一任辽东经略杨镐,主要看重了李成梁的李家一门,在辽东地区的威望,才让李如桢担任辽东总兵之职。】

 【但是如今的局势,早已不同往昔。】

 【熊廷弼认为,想要重振辽东的军事能力,已经到达了不破不立的程度。】

 【于是,上奏痛斥李如桢十条不胜任的罪状,简称“十不堪”,并强调李如桢的军事与统兵才能,为“徒知拼死,而不能灭贼”。】

 【同时熊廷弼还将贪污军官陈伦,当众论罪,斩首示众。】

 【李如桢的辽东李家,作为辽东地区最显赫的将门世家,熊廷弼的起奏弹劾,就已经标示着熊廷弼要对传统的辽东军事地方势力,发起了挑战。】

 【熊廷弼要针对的,并不仅仅是李如桢的李家,而是整个辽东已经腐朽,并且根深蒂固,盘踞多年世家贵族与门阀势力的挑战与清除。】

 【此时的大明朝廷中,因担忧辽东局势,已成烂摊子,若是一败再败,国土失守沦陷事小,大明王朝的威名丢失事大。】

 【若是辽东地区,再有重镇与国土失守沦陷,成为了叛贼努尔哈赤掌握的地方时,就算不清除这些地方门阀势力,又有什么不同?】

 【最终,在大明朝廷之中,经过一番激烈的争斗之后,还是采纳了熊廷弼的建议,正式对李如桢进行了革职查办。】

 ......

 【李如桢被革职后,在之后的时间里,仍然有言官,持续的对李如桢进行弹劾,欲要追究其罪责。】

 【天启初年(1621),大明朝廷以“失陷封疆”罪名将李如桢下狱,判处死刑,但因李成梁与如李如松之功等原因,并没有执行处砍。】

 【直至崇祯四年(1631),大明王朝的崇祯皇帝,明思宗朱由检。】

 【再次念及李成梁镇守辽东的功勋,以显示大明皇帝,对李氏家族的余荫仍存,特赦了李如桢死罪,改为充军发配。】

 ......

 【在李如桢被治罪召回京城之后,熊廷弼也开始了对辽东腐朽的门阀势力,进行全面的整肃。】

 【熊廷弼先是清查辽东各地的军屯的账目,勒令辽东门阀豪强,退还非法占有的屯田,并恢复因战乱废弃的常平仓,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囤积粮食数十万石。】

 【熊廷弼的这一举措,直接切断了辽东地方门阀势力,通过土地兼并获取的经济命脉。也激起了辽东门阀豪的强烈反对与抵抗。】

 【但由于熊廷弼,此时手上有大明皇帝的尚方宝剑,又有李如桢被治罪的先例,那些在京城中与辽东门阀豪强,有利益勾连的官员,在这个时候,也只能忍着。】

 【毕竟辽东这烂摊子,不是谁都敢去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