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7章 明神宗朱翊均驾崩之前,鲜为人知的举动(第3页)

 【当其它人,都会认为明神宗朱翊均,这一次仍然会向以前那样,置之不理时。】

 【明神宗朱翊均,居然同意了熊廷弼的请求。】

 (《熊襄愍公集》,是熊廷弼一生奏疏,文章等的合集,推测可能是熊廷弼门生与后人整理而成。)

 (但《熊襄愍公集》,在乾隆下令编纂撰《四库全书》时,被收入。)

 (而纂撰《四库全书》的大清官员,“谨遵高宗纯皇帝上谕,集中违碍字句,悉心节润,不敢任意删改”的宗旨,)

 (宗旨核心就是,对于《四库全书》内容的编纂,是要按照乾隆皇帝的旨意,对书中一些被认为是违碍的字句进行了润色处理。)

 (而,熊廷弼在奏疏中的直言内容:“内帑积银数千万,陛下吝于一发,而令辽东军民冻饿战死,天下后世将谓陛下何?”)

 (就收录在《熊襄愍公集》卷三的《辽事万分危急疏》的记载中。)

 (其中,所谓的“内帑积银数千万”,以大明王朝当时无数控管西方境外白银流入中原大地的情况来推测,明神宗朱翊均的内帑之中,不太可能有这么多的白银。)

 (以上,仅是个人推测。)

 ......

 【于是,明神宗朱翊均,同意每一月从内帑之中,调拨一定的数量的白银,以当辽东军费,直到今年的税收征收上来之前。】

 【同时明神宗朱翊均,也是在万历四十八年的三月下令,第三次对“田赋加派”加息。】

 【从每亩追加二厘,累计九厘(0.009两),并规定今后,“九厘银”为固定税制,不管辽东局势如何,都不得以再增派加息。】

 【有人说,明神宗朱翊均驾崩前的这一病,或许看来了辽东局势的未来,因此才会发生如此之大的状态转变。】

 ......

 【神宗朱翊均的这一举动,让大明王朝在往后的数年间,“田赋加派”再也没有加息。】

 【只不过,神宗朱翊均的规定,难不倒大明腐败的文官的脑子。】

 【“田赋加派”在经过三次加息后,被大明腐败的文官集团称之为“辽饷”。】

 【既然“辽饷”已经不能再加息了,那么明未的三大另外两响“剿饷加派”与“练饷加派”也就应运而生了。】

 ......

 【明神宗朱翊均在万历四十八年的三月同意,从内帑调拨白银支付辽东军费后,直接在万历四十八年七月二十一日,明神宗朱翊钧在弘德殿驾崩之时。】

 【从三月至七月,前后不到五个月的时间,明神宗朱翊均就已经批准从内帑给辽东支付的军费,已经高达210万两白银。】

 【这210万两白银,虽说没有熊廷弼一年军费预算的一半,但已经足够让熊廷弼,在辽东地区打下一个相当不错的军事基础。】

 【明神宗朱翊钧,是在万历四十八年(1620)七月二十一日驾崩后。】

 【明光宗朱常洛,于万历四十八年七月二十三日,即位登基,年号改为“泰昌”。】

 【在明光宗朱常洛即位为大明皇帝之后,依旧延续了明神宗朱翊钧对熊廷弼的支持。】

 【明光宗朱常洛,不仅认可了熊廷弼的才干,更是希望熊廷弼,不仅仅是稳定辽东局势的不利局势,更希望熊廷弼的,能够实现其秦书中所言的大反攻。】

 【然而,世事无常,明光宗朱常洛无论如何也没有想,自己在大明帝皇的位置上,仅仅只当了一个多的大明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