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章 李永芳再立功,沈阳城中炮轰川军,秦民屏率残兵突围(第3页)

......

【川军副总兵秦邦屏,在炮击中,被炮击炸起的战场残物给击中了腹部,后仍“倚盾而坐,持刀喝止溃兵”,直至咽下最后一口气。】

【川军游击将军周敦吉与川军参将吴文杰,在后炮击过后,面对冲杀而来的后金大军时,仍然率军迎战,并阻挡后金攻势,也在混战中力战不退,最终战死殉国。】

【酉阳土司冉天胤率部死守浑河渡口,其子冉承嗣单骑冲阵救父,“身中三箭仍挥刀力战,直至坐骑仆倒”,父子二人最终皆战死阵中。】

【在秦邦屏,周敦吉,吴文杰,冉天胤等川军主要将领皆战死殉国后,秦邦屏与秦良玉之弟秦民屏,便成了川军残兵幸存的最高将领。】

【面对八千川军,即将是全军覆没与突围求生的抉择时,秦邦屏还是选择了率军突围。】

【于是,秦民屏组织约八百白杆兵组成敢死队,利用“滚牌战术”主动出击,趁着战场混战的时候,直奔后金冲阵的金楯车而去。】

【大战一日,川军士后虽是饥饿,但在秦民屏选择在黄昏时分突围,借助暮色与浑河雾气隐蔽行动时,虽是奋力拼战。】

【八百白杆兵组成敢死队,一个个手持藤牌,依靠阵地的地形与火光,还有浓烟的掩盖下,速度靠近后金战车。】

【随后将准备好的火罐,全都投了后金冲阵的战车上,在混战中,直接点燃了十几辆后金的金楯战车,为川军残兵争取撤退时间。】

【在秦民屏率领八百白杆兵组成敢死队,成功吸引到混战中后金大军的注意力时,也在秦民屏决意死战时,被部下阻拦。】

【最终,秦民屏带领少量白杆兵杀出重围,并追上已经向浑河南岸撤退的残兵。】

【在突围前,秦民屏就已经将,准备撤退的残兵又分成了三队,向浑河浮桥方向撤退。】

【其中前锋队,是由白杆枪组成“钩镰阵”,进行冲锋突围与开路。】

【中军则是护送伤员突围,这其中的伤员中,就有在激战中身受重伤的秦良玉之子,秦民屏年仅十六岁的外甥马祥麟。】

【后卫队,则是由冉见龙率领的酉阳土司残兵,以毒弩与短刀对后金追兵进行攻击。】

【在秦民屏率领八百敢死队前去吸引火力之时,秦民屏就已经交待撤退的士兵将火把绑在羊背驱赶到上游,制造“明军主力渡河”的假象,吸引后金注意力。】

【而突围撤退的路线,也是利用浑河北岸芦苇荡与浅滩,以“伏地爬行”的方式,避开后金骑兵视线,逐步向浙军南岸阵地靠拢。】

【在秦民屏率领川军残军突围成功时,后金军的追兵,也顺势杀来。】

【浑河西段南岸方面,戚家军将领戚金,早在南岸提前构筑车阵,火炮的炮口,也一直对准着浑河对岸。】

【当熟悉火器运用的浙兵,在听到沈阳城中响起红夷大炮,大将军炮,以及破虏炮的炮声时。】

【川浙两军的总兵官,老将陈策与副总兵童仲揆,还有浙军副将威金等人,都已经知道,沈阳城已经全面沦陷。】

【于是,浙军以佛郎机火炮架住对岸,并派出部队浙兵坚守浑河上的临时浮桥。】

【当秦民屏率领川军残军突围成功后,浙军立即以佛郎机火炮与火铳三叠阵压制后金追兵,并顺利渡河成功,回到浑河南岸。】

【《满文老档》记载:“明川兵数百人突入浙兵营,我军追击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