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2章 沈阳城少为人知的价值,以及遭遇屠城的原因,(第2页)

 ......

 【沈阳城作为“辽东咽喉”,在熊廷弼担任辽东经略期间,沈阳城的四处门城上,都配备“大将军炮”12个炮位,虎蹲炮40个炮位。】

 【护城河沿岸设炮台16座,每座配置佛郎机炮5门。】

 【可以说,在沈阳城没有被努尔哈赤攻陷之前,大明王朝中几乎没有人会相信,沈阳城会被攻陷。】

 【然而,沈阳城偏偏就被努尔哈赤,仅用了一天的时间就被攻陷了。】

 【而这,也是川浙两军总兵官与副总兵在商议过后,转变主意,继续执行沈阳城的主要原因之一。】

 诸天万界大明时代。

 辽东民间:

 有人怒道:“可恶,怪不得后世人会说袁应泰是军事白痴了。”

 “要不是袁应泰响应东林党的速胜论,从关内调集不到援兵,非要去招募那些蒙古人为兵的话。”

 “那努尔哈赤,就是打破头,拼上老命,也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攻破沈阳城。”

 “这沈阳城,要是换成大唐时期的张巡来守的话,这沈阳城怎么丢?”

 有人接着说道:“袁应泰不仅仅是招募蒙古人为兵,他还把沈阳城的精锐骑兵,都调到了辽阳城,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

 “只要政务才能,就老老实实干他的政务不就好了吗?”

 “非要到我们辽东来祸害的我们辽东的百姓。”

 “还有东林党人,在这一世里,他们要是再敢踏进辽东一步,老子当夜就要弄死他!”

 ......

 【除了沈阳城的防御工事之处,熊廷弼在于万历四十七年(1619)。在沈阳城中设立“辽东铸炮局”,火器技艺工匠人数,超过千人。】

 【此外 ,由于辽东铁矿含杂质较高(含硫量),导致精铁纯度不足。】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熊廷弼强制“每十户抽一丁”开采本溪铁矿,来满足铸炮所需的到纯铁。】

 【在熊廷弼的大力支持下,辽东铸炮局的技艺工匠,发明“夹钢铸造法”,使灭虏炮炸膛率从30%降至15%,被熊廷弼赞为“辽东利器”。】

 【对于辽东铸炮局的技艺工匠,熊廷弼在给足优待之后,也将辽东铸炮局与所有技艺工匠编入军籍。】

 【并定了,若有技艺工匠逃亡者,处以“斩立决”,家属发配为奴的铁律。】

 【并且要求,每门火炮刻有工匠姓名,监造官印。】

 【若是火炮,出现炸膛事故,那么追责至个人。】

 【万历四十八年(1620),沈阳工匠王二,因铸造出不合格的灭虏炮,成为首位被“枭首示众”的技艺工匠。】

 大秦始皇界。

 始皇帝赢政:“这后世的大明火器的威力,如此巨大,没有严格的铁律进行管控是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