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3章 明清史:辽左用兵以来第一血战

【在后金大军,加上32门重型火炮的炮击下,击溃了浑河北岸的川军阵地后。】

 【努尔哈赤立即让四贝勒皇太极率,率领正蓝,镶蓝,正白,镶白四旗精锐骑兵强渡浑河,阻挠浑河南岸的明军南兵撤退。】

 【同时,还努尔哈赤还在这个时候,建立了后金政权,也是大清王朝的第一支“重火器营”,并将其名为“乌真超哈”重兵部队。】

 【由李永芳担任主将,并让李永芳招募熟练使用火器火炮的后金汉人为兵,同时也准许李永芳招降,愿意效忠于后金政权的大明炮兵。】

 【并一同将缴获32门大明重型火炮,纳入该营,由李永芳掌控。】

 【除此之外,在浑河血战结束后,努尔哈赤还为该营,增配了各式火炮,以及七千杆火铳组成火铳手大队。】

 【而在当时,努尔哈赤在宣布要建立“乌真超哈”重兵部队后。】

 【立即让李永芳将32门重型火炮,全都移到浑河北岸,并构筑临时炮台,对南岸浙军车阵实施昼夜轰击。】

 【《满文老档》记录:“我军炮声震天,浙兵营中火器车连环爆炸,火光映红浑河水。” 】

 【而四贝勒皇太极,则是利用后金骑兵机动的优势,绕至浙军右翼,切断其向辽阳方向的退路。】

 【大贝勒代善在努尔哈赤命令下,也率领步兵与战车渡河列阵,等待后金炮营停止后的进攻命令。】

 ......

 【浙军的手中的佛郎机炮,射程仅仅有重型火炮的一半。】

 【因此,浑河南岸的浙营,在遭遇对岸重型火炮的轰击下,根本就没有反击的能力。】

 【但好在,熟悉火炮运用的浙兵与戚家军,早就在浑河南岸的阵地上,挖了足够深的壕沟,并且大营也安置距离浑河岸边较远的位置上。】

 【因此浙军的大营,虽然有被炮火波及,并且靠近浑河的前沿阵地,也遭到了破坏,但大营所在的位置,并没有遭遇毁灭性的轰击。】

 【河对岸的炮火轰动的目的,更多是为了掩护大贝勒代带领步兵与战车渡河列阵。】

 【待后金军对明军南岸大营的浙兵与戚家军,形成合围之后,纵然是此时,天色已进入降色,但努尔哈赤还是下达了进攻的命令。】

 【和攻打北岸的川军大营一样,四贝勒皇太极率领的四旗骑兵率领发起进攻,为大贝勒代善步兵与战车大队,吸引火力。】

 【当后金人马进入有效射程后,忍耐许久的戚家军与派兵,立即以火炮与火铳齐发,对冲阵的四旗骑兵猛烈的打击。】

 【在大明王朝的军队中,若是要论使用与运用火器,那么浙兵精锐,以及戚家军,等同于大明皇家禁军的神机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