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6章 我不明白,后金为何能在辽阳城外周围,如此布置埋伏(第3页)

 

“待袁应泰率军出城列阵于辽阳城南五里处后。”

 

“努尔哈赤立即传令,让后金的轻重骑兵,迅速收缩至太子河弯道处,并利用河道弯曲形成的天然屏障隐蔽。”

 

“此处河道狭窄,两岸芦苇丛生,骑兵埋伏于处,明军斥候难以察觉伏兵。”

 

......

 

“明军方面,袁应泰亲率总兵李秉诚,侯世禄等五部约5万明军,在西门外五里处扎营结阵,形成以步兵为核心,骑兵为辅的混合阵型。”

 

“在排兵布阵时,袁应泰将枪炮分为三层,组成火力三叠阵,试图通过密集火力压制后金冲锋。”

 

“火力三叠阵,第一层为火铳手,第二层为三眼铳手,第三层为虎蹲炮压后。”

 

“虎蹲炮属于轻中型火炮,适合野战,用途广泛,是明军野外作战,常配火炮,缺点就是射程较近,不如佛郎机炮,更不如重型火炮。”

 

......

 

“3月19日午时,努尔哈赤亲率正黄,镶黄两旗精锐,向明军左翼发起试探性攻击。”

 

“双方两次对冲中,后金军佯装不敌袁应泰排出的“火力三叠阵”。”

 

“为了能引诱袁应泰中计,努尔哈赤更是让两黄旗兵,顶着明军的火力,进行强冲逼迫后败退。”

 

“在双方两次对冲过后,努尔哈赤率领两黄旗骑兵,仓皇而逃,并丢弃大量旗帜,兵器以制造混乱。”

 

“此时,已经相当孤注一掷,又求胜心切的袁应泰,见由努尔哈赤率领的两黄旗精锐,也不过如此之后。”

 

“再加上努尔哈赤败退的方向,而是太子河方向后,便立即下令追击,想要趁努尔哈赤在渡河之前,将其追。”

 

“然而,在袁应泰追击太子河畔时,忽然在太子河南岸的丘岭处,呼引震天声响。”

 

“32门红夷大炮同时齐,那声如惊雷,震人心神。”

 

“炮响弹至,响声如啸,炸响如雷,直接就在明军阵型里炸开,无数追击而来的明军惊慌不已。”

 

“与此同时,在埋伏在太子河湾,苇丛生中的后金轻重骑兵,一同杀出,直接袁应泰所在的位置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