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2章 林则徐:唯有定庵之阅历,才能写出《古史钩沉论》

诸天万界晚清时代。

虎门:

广东海防禁烟钦差大臣兼湖广总督林则徐,一边看着天道盘点的内容,一边看着被囤积在仓库的鸦片。

情色忧虑重重的喃道:“真没想到,定庵的《古史钩沉论二》,竟然被天道如此的盘点。”

(定庵,是龚自珍的字,两人属同辈,并且交往浓厚,龚自珍小林则徐七岁,两人被后世人并称为近代华夏思想转型的双子星。)

“确实,也唯有定庵之阅历,才能写出《古史钩沉论二》之言。”

(龚自珍所在的时代,是嘉道时代,嘉庆与道光的并称。)

(在嘉道时代下,虽然已经过了乾隆朝时代“文字狱”的高峰期,但“文字狱”造成的后续影响,对龚自珍来说是巨大且深刻的。)

(并且龚自珍的一生,与《四库全书》有着巨大的关联。)

(龚自珍出生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而《四库全书》编纂始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至乾隆五十二年(1787)基本完成。)

(而龚自珍在十六岁(1807年)时开始系统研读《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并将其视为“平生为目录之学之始”)

(嘉庆十七年(1812年),龚自珍考充武英殿校录,负责校勘国家藏书,期间接触到大量未收入《四库全书》的珍本,以及已经被收录《四库全书》的原本。)

(尤其是,龚自珍发现《四库全书》对南明抗清史料的销毁,以有对满族入关前历史的篡改,本质上是“去其史”的文化压制等。)

(因此,龚自珍便有了,对批判《四库全书》编纂内幕的思想萌芽,也就有了编写《古史钩沉论》的念头。)

(龚自珍的《古史钩沉论》有对清朝满族统治集团,在文化专制的篡改政策的深刻批判,也隐含了对外部西方列强威胁的警惕。)

(由于龚自珍的《古史钩沉论》定稿于道光十三年(1833),因此没有被此时已经衰落,并且鸦片横行的情况下,没有大清王朝定为禁书。)

(同样,很可能《古史钩沉论》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没有被广而传读的情况有关。)

......

林则徐继续喃道:“对于华夏汉民族传承而言,定庵的《古史钩沉论》又何尝,不是在指,那些欲灭华夏文化传承之敌?”

随后,林则徐走向鸦片,看着眼前的这一堆鸦片,又继续喃道:“不日,将要在虎门海滩销毁这些鸦片之前,却出现了如此的天道盘点。”

“这冥冥中定有深意,存在。”

“并且在天道的盘点中,以及后世人对大清王朝的评价中,这大清怕是提前天下大乱了。”

“如今,西方列强诸国,对华夏中原大地,一直都是虎视眈眈,朝廷的满人贵族宗亲,又防汉民,强过于反西方列强。”

“难道,我华夏汉民在这个时代之下,就只能成为任人宰割的羊群吗?”

“现有天道盘点的出现,也定然会加剧,这种内忧外患的局势与动荡。”

“这是福祸双依之事,这是天道,想要华夏,不破不立吗?”

“但是,大清这一个羊圈,若真的破了,是否对这个时代下的华夏百姓,更好?”

林则徐知道,自己身为大清王朝的广东海防禁烟钦差大臣,食大清的俸禄,应是要忠于大清朝廷的。

但,自己身也是汉民子孙,天道所盘点的,百年屈辱史,华人与狗不得入内,以及各种与西方列强签定的不平等条约。

都像一根无比锋利的尖刺一样,狠狠的刺进了林则徐的内心。

随便后林则徐喃道:“这真的是天意吗?”

“反清复明的组织,能在天道历史进程中,一直能延续到后世的新世界,这必然也会对在这一世反清复明的势力与组织,起到巨大的助力与鼓舞。”

“这是不是也是天意所佛,要这大清的江山,提前倾覆?”

此时的林则徐,在经历着剧烈的思想斗争。

当脑海里,出现后世的大清满人子孙后裔,与樱花倭寇,与西方列强勾结在一起,继续针对华夏,针对汉民百姓,的天道盘点内容时,

林则徐的双眼,顿时透露出锐芒,并喃道:“不管天道历史进程是如何的演变。”

“以及华夏内部如何的大乱。”

“但有一点就是,华夏不能亡,这是大义,也是这一世的大势所趋~!”

......

大明神宗界(1608)。

前往辽东的路上:

熊廷弼喃道:“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隳人之枋,败人之纲纪,必先去其史;绝人之材,湮塞人之教,必先去其史;夷人之祖宗,必先去其史。”

“这一段言语,说的真是透彻。”

“看来,在天道历史进程中的后世,还是有人能将,这一世道看清之人。”

“就是不知道,在那天道后世当中,能有多少像龚自珍这样的人出现。”

一旁,一直都在紧紧盯着天道盘点的画面与内容的随从,出在这时向熊廷弼,问道:“大人,天道已将辽东丢失的过程,都给盘点了出来。”

“并且又将那些建奴女真人残暴的血腥统治,也都盘点了出来。”

“待天道盘点结束,待大人在这一世里,到达辽东之后,是不是就可以得到辽东百姓的拥护与支援了。”

“到时候,是不是,就可以动员辽东的军民,一起去攻打,此时尚未发展与壮大起来的努尔哈赤了?”

熊廷弼摇了摇头回道:“攘外必先安内,切不可穷兵黩武。”

“我们大明的内部问题有很多,即便天道将很多关于后世的历史内容都盘点了出来。”

“但内患不除,大明的根基是不会安稳的,但是想要将所有内患全都处理掉,也不是那么简单的。”

“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内贼之祸害,是要远大于外敌侵略之威胁的~!”

随从听了熊廷弼的话后,虽然不是很明白。

但有一点随从是知道的,那就是在这一世里,那些在天道历史进程中,迫害过自家大人的奸人。

不管如何,一定不能让他们,在这一世里,还能的继续为虎作伥与祸害辽东,才是最重的事情。

同时,随从忽然想到,自家大人,在天道历史进程中,在担任辽东经略,并且第二次到达辽东时候的脾气,为何会比现在暴躁那么多?

难道是因为,大人在天道历史进程中,在南京担任南直隶督学时,被那些东林党的生员给气的?

不过现在好了,东林党在天道历史进程中祸国殃民的事件给盘点了出来。

看他们今后还敢不敢,一副忧国忧民,夸夸其谈。道貌岸然的模样。

......

大明思宗界(1642)。

朱仙镇(开封祥符):

闯王李自成言道:“这个努尔哈赤与他们女真人,也太不个东西了。”

“按这天道盘点的历史进程来看,估计快到这朱明皇帝的崇祯年间了吧。”

“老子现在最想知道的,在天道历史进程中,老子是如何失败的,又是如何,让那东北蛮夷胡族,给摘了桃子的。”

......

泸州(四川泸州):

八大王张献忠:“在这一世里,若大明覆灭后,还是迎来的还是蛮夷大清入关的话,那么我等,必然会拼死与之死战。”

“但!”八大王张献忠,双眼露出锐芒道:“既然天道,都将晋商与东北蛮夷,勾结走私等事情,都给盘点了出来了。”

“那么在这一世里,老子出川北上山西,先灭了这群出卖汉人民族的晋商,也是合情合理的吧!”

......

山海关:

辽东总兵吴三桂喃道:“天道越是如此盘点那大清,而帮助与降于大清之人的罪状,也就越加的深重。”

最后,辽东总兵吴三桂望向天道,并问道:“在这一世里,吾等,还有活路吗?”

......

【大明王朝方面:当沈阳,辽阳失陷的消息传至大明京城时,大明朝廷上下无不震动,天启帝朱由校“坐立难安”,紧急召集重臣商讨对策。】

【此时的大明朝廷下下,已经意识到辽东防线已全面崩溃,又成了一个,比之前还要滩的滩烂子。】

【而沈阳,辽阳的丢失,同样也开创了,大明王朝自建立“九边军事重镇”以来,第一次丢失核心重镇治所的先例。】

【这是与“萨尔浒惨败”一样的大罪。】

【此时大明朝廷执掌朝政的是东林党官员,他们在过去,每当大明军队在军事上,出现失利之时。】

【作为,一直自认为,自己有着怀抱着救国救民理想的东林党成员,往往都会站出来指责其它党派官员,推卸战败之责的无耻行径与行为。】

【然而,当轮到东林党官员,主掌大明朝政之后,在他们得知,沈阳与辽阳,在袁应泰的手下丢失,并且袁应泰已经自缢殉国时。】

【东党林的官员的也是慌张不已,同时,他们大多数人的作派,也选择了与之前的大明其它党派官员一样,想的是,应该如何将这战败之罪的责任,给推卸掉。】

【因为这样的大罪,他们除了担当不起之外。】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就是这样的罪责,必定在他们自诩“清流之名”的名声中,染上一个巨大的黑点。】

【因此,在大明天启帝朱由校“坐立难安”,想着要,应该如何找出稳定局势的对策时,东林党的官员,却是在这个时候站出来,要求对战败之事,进行追责问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