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青囊经”原着!(第2页)
唐毅笑着点头示意,并未多言,转而将全部目光倾注于手中古籍之上。只见那封面之上,“青囊经”三个古朴大字笔锋苍劲,透着岁月的沧桑与厚重,怀着敬畏之心缓缓翻开《青囊经》。
书中的字迹乃是古老的篆书,笔画婉转曲折,犹如灵动的蛟龙蜿蜒于纸间,每一笔都蕴含着深厚的古韵与神秘的力量。与市面上常见的版本截然不同,那些版本虽也号称《青囊经》,但字迹往往是后世仿写的楷书或行书,且印刷的纸张也只是普通的宣纸,全然没有眼前这本的神韵与历史沉淀。
唐毅的目光落在首页之上,只见上面用工整的篆书书写着几行字:“乾坤定位,阴阳化生。天地之道,玄奥无穷。风水之理,乃循自然之轨,察山川之灵,应星斗之象,合阴阳之变。非寻常之术可窥,乃圣哲之心所悟。”这寥寥数语,却似有千钧之力,瞬间将唐毅带入了一个深邃而神秘的风水世界。
他仿佛看到了上古的智者,仰观天文,俯察地理,在山川河流之间穿梭探寻,以心体道,以道悟术。那时候的风水之学,还纯粹是对自然规律的尊崇与感悟,没有后世的诸多繁文缛节与牵强附会。唐毅细细品味着这些文字,心中涌起一股明悟,原来真正的《青囊经》并非只是关于选址布局的简单技巧,而是一种对天地万物内在联系的深刻洞察与哲学思考。
随着目光的下移,又有文字映入眼帘:“山川者,大地之骨血;河流者,大地之脉络。骨血盛则生气聚,脉络通则灵气行。故寻龙点穴,首重山势之起伏,次察水势之回环。龙有真有假,穴有凶有吉。真龙者,蜿蜒奔腾,势若吞云吐雾;假龙者,呆板生硬,气若游丝断绝。”
再看下去,“阴阳二气,交感而生万物。阳为刚,阴为柔。阳盛则刚猛,阴盛则幽柔。于风水之中,阳宅当取阳和之气,以壮人丁之运;阴宅当纳阴柔之息,以佑后世之福。然阴阳之变,微妙难测,需以慧眼洞察,以慧心体悟。”
唐毅心中暗自点头,这与他之前所接触到的一些片面的阴阳理论大相径庭。真正的阴阳之道在这本《青囊经》里被阐述得如此全面而深刻,既强调了其相互对立,又点明了相互依存与转化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