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7章 无足境,立心阶(第2页)
“要去无足之境,需收下三块立足之阶。否则,无足之境没有公子的立足之地。”
“只不过公子是第一次来,我告诉公子如何拿下这立足之阶。”
青山没有开口,只是望着对方。
无足之境;
立足之阶。
似乎梅山四贤所闭关之处,不在这梅山之中?还是说,这梅山之上别有洞天?
“无足之境虚无缥缈,似云端之上。需在这立足之阶中,感悟出立身之本。方能在无足之境中立足。”
那梅山弟子指向亭中的石桌,“这是三道立身之本的第一道,立心之本。”
“这是四位老祖的立身之本,公子亦可在刻文旁感悟自己的立身之本!”
青山走到了石桌上,果然见到了石桌上的一篇刻文:
居下位而不获于上,民不可得而治也;获于上有道:不信于友,弗获于上矣;信于友有道:事亲弗悦,弗信于友矣;悦亲有道:反身不诚,不悦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其亲身矣。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
青山看下来,在这刻文之上,通篇的立心之本上,只看到了一个“诚”字!
似乎在梅山四贤眼中,‘诚’为立心之本。
诚心,诚意。
心之诚,以立身。
一种跳脱相悖的感觉,浮现在了青山的心头。梅山四贤以诚为立心,可为何视这天下浩劫如静水?
“我的立心之本吗?”
青山望着石刻,陷入了沉思。
石桌上,刻文的一旁,还有空余之地。石桌之上还有一盏茶水,静置于侧。
“吾困痴而惑,思惑而疾。钱中观世,却见世上无钱。钱之本源,唯一愿尔。是吾本身无所愿,故而行将难惑。”青山呢喃着。
“所谓立心,求何而明?”
青山想了想,抬手蘸水,以水在石桌上的刻文旁留下了轻轻几笔:
先天地之在而存,索天地之貌而寻。存于天地而立心者,不过天地为我。既存为我天地之本,故何于我心所立?
余想,立我心者,不过一‘真’尔。
“求苍茫天地的真,求万事万物的真,求‘我’的真,便是我的立足于这天地的立心之本。”青山收回了手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