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微生物研究院(第3页)

 “这样即使某些项目失败了,也不会对整个研究院的运营造成太大的影响。”

 林轩的目光深远地投向了华国这片广袤的土地上。

 那些孕育着无数智慧与潜力的院校。

 他深知,要想在微生物研究领域取得突破,人才是关键,而院校正是人才的摇篮。

 于是,林轩果断地让人去联系各个高校,洽谈校企合作事宜。

 他的计划是在一些具有科研实力的高校里建立实验室。

 这些实验室将成为科研的前线阵地,不仅用于开展前沿的科学研究,更将成为发现和培养人才的摇篮。

 这一系列的举措,让林轩再次挥洒出上百亿的巨资。

 但此刻的他,已经不再为资金问题而担忧。

 他的工厂如同印钞机一般,源源不断地为他提供着充足的资金支持。

 很快,微生物研究院的组织设计方案就送到了林轩的手中。

 他仔细地翻阅着这份方案,眼中闪烁着满意的光芒。

 微生物研究院的架构设计得十分精妙,上设有课题申报部,负责筛选和申报有价值的科研项目。

 会计部和审计部则负责研究院的财务管理和审计监督,确保每一笔资金都用在刀刃上。

 后勤部和材料部则负责研究院的日常运营和物资供应。

 而行政院则负责协调各部门的工作,确保研究院的高效运转。

 在研究院的下方,则是三大研究部。

 非细胞型微生物研究部(简称非部)、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研究部(简称原部)和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研究部(简称真部)。

 这三个研究部各自独立,互不干涉,但又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了研究院的科研体系。

 每个研究部都设立了若干研究小组,每个小组都有一名组长和若干组员。

 这些小组被视为一个整体,他们可以根据研究课题的需要,在部门之间进行流动。

 比如,一个小组前一段时间在研究病毒相关的课题,那他们就会在非部里工作。

 而当他们转而研究真菌时,就会成为真部的一部分。

 这样的设计,既保证了研究的独立性,又保证了科研的自主性和灵活性。

 林轩看完这份组织架构后,满意地点了点头。

 他深知,这样的组织架构将极大地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为微生物研究院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