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哀帝巨变(第3页)

 倒是若是宠爱太过以至于失了分寸的话,那确实是个问题——但这不仅仅是什么男宠的问题,而是面向所有人的问题。

 不论男女,不论前朝后宫,只要君王失了心态荣宠太过,那都会出现问题。

 他想到了之前隐约有所体现的汉哀帝本人的心性问题,嘀咕道:“这小子不会在朝堂上吃瘪坚持不下去了,然后就一心放在这什么董贤身上了吧?”

 那这可就真是个问题了。

 而汉哀帝死的太早——那多半是没有留下子嗣;过度宠爱董贤,那可能给了董贤不小的权力,甚至包括他的后事的处理权力;但是董贤或者其他的安排又不能服众。

 刘邦叹气。

 若是汉哀帝真的想要把自己的大事交托给董贤,倒也不是一定不行,只要能够满足两点——一是董贤愿意护持大汉天下,二是董贤能够做到护持大汉天下。

 可问题在于,汉哀帝早逝,那能够受到他的宠爱的董贤多半年龄也不大……应该不大吧?

 通常这样一个年岁的人,除非真的是上天赏饭吃,否则在朝堂上的手腕和势力都不会强横到足以压服众人。

 况且,董贤不过男宠出身,比之正儿八经的皇后、皇子之母之类的出身还是要名不正言不顺。

 而汉哀帝时期的外戚势力,又有丁氏,又有傅氏,那个好像都不是什么知足省油的灯。

 再加上一个太皇太后的王氏……

 他喃喃道:“这可真是要完蛋了啊……”

 不怕皇帝宠爱男宠,也不怕皇帝随便搞,还不怕皇帝扶持外戚。最怕的,是皇权出现彻彻底底的空档,而没有任何忠于大汉、又名正言顺或者足够强势的人稳住这个档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刘邦目光与吕雉一碰,两人都明白了彼此心中的看法。

 走到这个地步,大汉危矣。

 “但是那个天命之说是什么情况?”吕雉道。

 -

 更有西汉的百姓们看着这一切,这部分内容倒是与民间没有直接关联,而朝堂上的权力争斗,什么真空不真空,他们也看不明白。

 于是能够看到的,就是关于皇帝家的八卦。

 “喜好男人……这确实不是一个皇帝,”一名经历过先代的老者肯定道,“但是原来这是一直都存在的事情吗?”

 他虽然经历过先代时期,但是再往前的皇帝们是个什么情况,他就一无所知了。

 因而此时,老者对于那个“老刘家都喜欢男人”的说辞,才感到了惊讶。

 其他百姓同样聚在一起,悄悄议论着这件事情:原来,皇帝和贵族们是这样的……

 也有些人从这段内容中察觉到了一些问题,关于汉哀帝信任天命的问题——

 “相信天命,难道有什么不对的吗?”

 “天命天命,如何能够怀疑?”

 在天人感应被推行数十年之后的西汉,天命论早已成为了思想的主流,不论是在民间还是在朝堂,百姓们基本上都相信这一点——大汉皇室是因为天命在身,因而才能成为皇帝,治理天下。

 这是天命!

 昔年秦朝灭亡而汉朝建立,同样是因为天命所归。

 这一观点在经过秦末农民起义的故事之后,确实受到了些许影响,但到底不能真正动摇这个根植于人们心底的堪称是世界观的思想。

 【说到西汉的天命观,我们要清楚一件事情,那就是西汉的天命观不仅仅是天命观,还与王朝的合法性紧密关联。】

 【虽然早在汉初时期,有不少人认为刘邦能够称帝建国,原因在于其能力出众,所谓“秦失其鹿”,而汉有能力,因而得到了这只“鹿”。】

 【但是,即使是在汉初,有着用能力来逐鹿的想法时期,人们对于天命同样在意。而贯穿西汉的天命观——不论是在武帝天人感应之前还是之后——都是一个内容:五德终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