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章 汉化之争(第3页)


 毕竟,汉化这种东西,虽然可以说是向优秀文化学习,主动向文明开化靠拢,蒙受教化,但从另一个角度讲,这其实是一个利益分配的问题。


 利益分配,可是真的牵动人心的存在,单纯的文化教化之类的,可能有不少人其实根本不在乎。


 如果完全不进行汉化,几乎可以等同于根本不愿意和汉人分享利益,不愿意让汉人沾染到一星半点的好处……这能好吗?


 当然,这里面的汉人,也不算那些最普通最底层的汉人百姓的,大部分时候是指那些真的在地方、天下具有一定影响力,能够左右地方政策、左右人心、引动百姓的汉人豪强。


 这种汉人豪强,朝廷如果完全不愿意给他们一点好处,不愿意给他们一条往上走的通道,他们能够接受吗?他们能吗?


 杨坚不觉得。


 就像是如今,虽然他其实对于朝中的那些军事贵族们其实多多少少有那么点腻烦,但是他也根本不可能抛下这些人!


 大隋的朝廷离不开这些人,自己的皇位离不开这些人,天下的稳定,同样离不开这些人。


 离不开啊,没办法。


 就算他现在开始推行初步的科举制度,那也是浅浅试探,并不敢直接如同那宋朝一样……换言之,就算是那宋朝,这种科举制度,其实不就是变相的给那些汉人豪强一个分享利益的渠道吗?


 只不过,看才学这种方法,比看家世要公平许多,能够涉及到的人数也更多,支持皇权的人数同样更加广泛……


 但归根结底,科举制度,在想方设法扩张了皇帝可以真正涉及的人群范围的同时,也并没有把那些豪强大族扔在一边,他们依旧可以有科举这样的的上升通道,同时,杨坚估计,即便是宋朝,大约也并没有废除掉类似于依靠家世而出任官职的方式。


 这就是皇帝和朝廷所必须做出的妥协。


 也如同官员任职地方,通常情况下,也都是要和地方大族保持关系,即便不多么良好,至少不选择交恶。


 ——这就是利益分配问题。


 汉人朝廷尚且如此,何况一个天生就要差上一节的外族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