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6章 入城·安抚·读史(第2页)
或许,他也没有打算就在这里让哈麻秃直接被明玉珍俘虏,他可能没有奔着这个结果去,完者都或许只是想让哈麻秃威严扫地,力量受损……但最后哈麻秃就这么被俘虏了。*x·i?a,o·s+h/u,o.n_i!u\.`c~o.m\
-
不少百姓们对于时间上的问题并不在乎,反正他们也是听故事,倒是有些人有感而发:“果然,想要有所成就,还是得读书!”
这番感慨倒不是莫名其妙突然冒出来,而是和明玉珍的情况有关。
之前,北面的韩宋军形势一片大好,三路北伐,高奏凯歌,但是最后,至少西路军之所以会一败涂地,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军纪、烧杀抢掠甚至烹煮老弱……生生把自己本来能够获得的民心优势给丢掉了。
让那些在元朝朝廷治下过的也不怎么样、本来或许还是对起义军抱有一些期盼的百姓们又愿意接受元朝的统治了……
只有毛贵在山东,直到要严守军纪,安抚百姓。
而明玉珍这边,他从一开始就知道这些事情的重要性,之前去到蜀地那边尝试获取粮草,就是走的和平获取的路线,既让自己收获了足够的粮草,又没有侵扰当地百姓,还让当地的百姓对他产生了一定好感;
现在明玉珍前去攻打重庆、进入四川,也一直都要求下面的军队严守军纪,不得侵扰百姓,还注意安抚民心,不改变城中秩序,不影响百姓的正常生活……这上面的一系列做法,要说和明玉珍当年读过好些年的书没有关系,他绝对不信!
正是因为识字,读过许多年的书,所以明玉珍比其他普通起义军将领知道的东西更多,懂得的道理也更多——那种天赋异禀、天生就是这方面的人才的起义军将领不算——是以,他能够给出一个更好的答案。
别人可能需要用鲜血作为教训才能意识到的问题,明玉珍从最开始就知道。
这是多大的一个优势!
“是啊,但是这书也不是想读就能读的啊……”周围人叹息,读书的价值,谁不明白?不光是他们明白,通过这些时间在“历代”上面和其他人交流,他们完全可以确定,就连其他时期的百姓们也一样知道——不管那个时候到底有没有科举这个上升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