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2章 画饼·假饼(第2页)

 这肯定是不至于的。

 朱元璋没必要这么做,也没有这么做的太大的意义。

 如果一定要说这是骗人的话,那效果也就是让徐达等人不需要继续消耗下去,减少军中的阵亡,也减少粮草钱财的消耗等等。

 这——如果是奔着这个目标去的话,那还真不是完全不能算作是理由,但是他们这些普通百姓,现在是真的不觉得朱元璋有这么做的必要。-r`u`w_e¨n^x~s!.`c_o,m·

 没有啊!

 但是,问题不在这里,而在于……

 “但问题是,等到张士诚投降之后,等到这边都平定了以后,张士诚还能像是那窦融和钱俶那样,有一个不错的结果吗?”这人转而感慨,“别的不说,咱可是知道的,那等到明朝建立之后,那动荡的,完全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够避开的……”

 迄今为止,明朝开国时期的那一系列因为大案而起的、绵延数十年的大动荡,他们就没见过目前出现过的哪个在朝堂上混的人能够躲过去的!

 没有被卷进去的,没有被牵连的,只有两个情况:要么,死的早,早在大案爆发之前,这人就已经没了,虽然说是死的有点早吧,但是从后续来看,那真真是保全了名声尊荣体面,保全了自己的富贵和家人的富贵……

 要么,就是根本没有在朝廷里面混,就像是那个叶兑,人家干脆是从一开始就只是给朱元璋献计献策,但是坚决不接受官职任命也不接受爵位,而且连京城也不去,就待在自己的家乡过日子,然后呢,就没有被这各种大案大动荡给牵连到,安安稳稳终老了。

 可除了这两种情况外,剩下的那些人——那些既在朝廷里面混,有官职或者有爵位,或者二者兼有,同时,还没有死在大案开始之前的那些人,目前登场的,他们已知的,那是真的没有一个成功避开的!

 这样一来,那张士诚又能是个什么情况?

 如果朱元璋在这个时候真的有心效仿一下窦融归汉、吴越归地的情况,也来上一个千古流传的美名,那么,如果张士诚真的听了这封信里面的说法选择了投降的话,那朱元璋确实不可能杀了张士诚,不仅不会杀了他,还会厚待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