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0章 入京·面君·痛哭(第2页)

 是“北”,那就应该还有东、西、南,这样一来,面积就更大了。

 这一点,让朱棣非常非常在意——他好奇日后的京城是移动了位置还是扩大了面积,当然不只是出于纯粹的好奇心,还有其他方面的考量。

 众所周知,想要稳定地保证城池的正常运转,那就需要足够的人口数量。+l/a+n\l_a¨n^w\e¨n+x!u^e^.\c¨o~m¢人口少了,那城池的面积就不能大了,不然的话也只能是白白荒废,根本无法正常运转;如果人口多了,即便朝廷不多么主动,那城池的辐射范围也会有所扩大。

 当然,如果是后者,那正常的朝廷和官府,就应该适度地扩大一下城池的面积。

 但总之一句话,城池的面积是要和人口相匹配的。

 如果非要不匹配,那也只能是人口多而城池面积小,然后提高入城标准,筛选出来一些有资格入城的人。

 因此,若果真后世的京城面积竟然扩大了这么多,那京城的人口也必定增长了许多倍!

 那么问题来了,日后的京城的人口是怎么增长那么多的?

 要知道,京城这个地方特殊,其中一个表现就在于,除非战乱或者其他波及京城的大灾,那么,京城是绝对不会缺少人口的,别的地方可能缺少,只有京城不会——但即便如此,大明的京城人口数量也就是如今这个水平,很难来一个大规模增长。

 所以,日后的京城……乃至于,日后的那个朝廷……他们治下,到底有多少人?天下的人口数量,到底有多少?

 而人多了的情况下,粮食又是怎么做到供应的?柴火,又是怎么做到供应的?

 就算粮食和柴火不能供应给全天下的人,但要保证天下平稳,那起码大部分人是能够有所保障的——可要真的人口多了许多,那后来的朝廷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莫不是他们扩大了疆域?

 但是草原上也就那样了,要是真的可以,那蒙古鞑靼也不至于总想着南下;而至于海外……确实海外的土地不少,但是和中原大地也依旧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