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9章 元末·评论6(第2页)

 如果说比他们强,那么他们至少表面上就会老老实实的,非常听话,非常友好,绝对不会做出来什么会影响到比较强的这一方的事情;但是私下里,这个倭国其实又会怀着其他心思,时时刻刻都想要反过来压制住另一方,继而大肆获得好处,完全不记得之前的相处恩义或者其他。


 而如果没有他们强,甚至比较虚弱一些……那这个倭国就会立刻翻脸不认人,或者,会立刻开始大肆动作,甚至狠狠地压榨这个原本可能相处还算可以的国家……


 这不是畏威而不怀德,还有什么是畏威而不怀德?


 想到这里,朱元璋甚至都觉得蒙元都可能比这什么倭国要好上一点点——也就是一点点而已,没有多的。


 不过,既然倭国是这样一个德行,那么大明也必须要尽早做好准备了。


 就算大明不打算去攻打对方,那也要做好对方反过来坑害大明的应对准备,总不能最后,栽在这么一个岛国身上吧?


 不过就算要攻打,大明也是做不出来如蒙元那般的行径的,什么车轮子的高度之类的,那就需要想好怎么处置或者利用那些倭国人……


 当然,银矿嘛,他老朱还是很喜欢的,非常喜欢,想必朝堂上下也都很喜欢,军中同样也很喜欢。


 【评论:所以说为啥元朝就汉化不够呢,他们就没想着走汉化嘛吗】


 【回复:那倒不是,忽必烈不就还是汉化了汉化么


 但那不是他中前期的情况么,他后来好像不是就不怎么喜欢汉化了?虽然没有说废除原本的汉化的各种政策和做法,但是也没有更进一步推行汉化了?


 那他也是推行过汉化的嘛,而且确实元朝的汉化有很大一部分还要归功于忽必烈呢


 ……这不是更地狱了,那不就是说除了忽必烈这么个开国皇帝,后面的元朝皇帝一个个也就都没怎么搞过正经的汉化,推动元朝整体的制度和文化更进一步了吗……


 这确实是这样,忽必烈确实是元朝汉化的关键人物……


 而且你这么想,元朝总共也还不到百年,忽必烈一个人就占了几十年……他的分量重不是理所当然的么


 ……行吧,这个角度也确实很对,他一个人就活了快半个元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