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5章 大礼议(第2页)
【对此,朱厚熜坚决拒绝。】
【随后,大臣们又建议朱厚熜以皇太子的礼仪继承皇位,朱厚熜再次拒绝,他表示,遗诏是要我来继承皇位,而不是让我继承皇子之位,或者以皇子身份继承皇位。】
【对此,当时的内阁官员们也都劝说朱厚熜接受以上这些建议,从东安门进入文华殿,然后再择日登基,,而朱厚熜继续坚决拒绝,绝不妥协。】
【就这样,,双方僵持住了。】
【最终,还是朱厚熜这边获得了这一轮冲突的胜利,他在郊外受笺,从大明门进入皇城,随即在奉天殿即位。】
【但是关于这一件事情的冲突,远没有就此结束。】
【他是正德十六年继承皇位的,而在第二年,改元嘉靖,而在改元之前,也就是正德十六年的时候,就名大臣们一起商议自己生父兴献王的封号,同时继续争执“谁才是自己法理意义上的父亲”这个最重要问题,甚至,连生父兴献王的封号问题也变成了一轮争执的焦点所在。】
【最终,获胜的依旧是朱厚熜,虽然这一场大礼议持续了数年乃是十数年之久……】
【朱厚熜追尊生父兴献王为兴献帝,祖母宪宗贵妃邵氏为皇太后,母妃慈孝献皇后为兴献后;又称孝宗为皇考,慈寿皇太后为圣母,兴献帝后为本生父母;最终,直到嘉靖十七年九月,兴献帝被追尊为“睿宗知天守道洪德渊仁宽穆纯圣恭简敬文献皇帝”,朱厚熜还将兴献帝的牌位升袝太庙,排序在明武宗之上,改兴献王墓为显陵。】
【至此,大礼议事件,以朱厚熜的全面胜利告终。】
【而整个过程,也成为了朱厚熜树立个人威信的一个方式。而他的立威还算是成功。】
有不少其他时期的官员们看完这一段,顿时摇头叹息。
——不是为了明朝的皇室摇头叹息,而是为了当时的大臣们摇头叹息。
看看,看看,这可是给自己迎来了一尊大佛啊!
当然,谁也不能说这就是坏事儿了,——谁要是这么说,那岂不就是在说,自己不愿意见到明朝迎来一个英明的聪明的有手段多的皇帝吗?那这个人是什么意思,心里面想着什么?是不是不愿意见到明朝江山存续下去,想要明朝完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