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6章 招抚矛盾(第2页)

 【然后,关于粮饷,自打嘉靖二十年开始,辽东都司就开始高频呈报文书,都是向兵部催粮饷的,这种频率方面的激增也能证明一些问题。】

 【关于后续,朝廷只是抓了一批辽东军官贪污的钱粮填补了一部分粮饷的缺口,但是缺口依旧存在;同时,这种卫所制度的腐败根源同样没有被触及到。】

 【此外,在镇压兵变的时候,中央朝廷和辽东都司还就权力划分问题产生了激烈的斗争——中央朝廷和边疆军政的严重矛盾……】

 “到处都是漏洞,到处都是缺口。”杨坚点评。

 明朝的情况当然不至于和那些末年的朝廷相比,但也已经处于一种四处漏风的状态了。

 这种情况下,谁说上一句话,第二天都可能能够传到其他人的耳朵里面,更何况是官府?

 这粮饷制度上到处都是漏洞,既能够来上一层又一层名正言顺的“规矩”,又能够来上一层又一层的人插手,还能够在地方上让一群群的将领军官直接侵占士卒粮饷而无所顾忌……

 连地方上属于是兜底的军队屯田,都能够直接被随便什么人给侵占夺走了去。

 这要不是到处都是漏洞,那还有什么是?

 这种制度的制定,那就是有毛病!

 制度本身就不够完善——不指望尽善尽美十全十美,但是怎么着也应该差不多点啊?怎么就能让这些人这么随随便便,无人看管,无所顾忌?

 当然,除了军饷自身的制度问题外,杨坚还有另一个问题——监管呢?

 正常来说,别管是什么事情,只要涉及到了粮饷银钱之类的问题,那就一定都应该有个监管之人才对!

 可能是宦官,也可能是常规官员,但总之,一定有监管,不可能没有监管的情况下,就随随便便把那么大的一笔笔钱都给放出去。

 如果说单纯的军饷制度给坏透了,那监管制度呢?

 监管制度——也成了烂透的一部分?这就是证明了,朝廷几乎是无一可信又可用之人,这样的朝廷,还能剩下多少年?还能活多少年??